> 新闻中心   > 新疆地州 > 正文

特别的爱,打开“出彩的窗”——融合教育里的乌鲁木齐温度

核心提示: “我们出生在中国的大地,我们是黑头发、黄皮肤的儿郎……”近日,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市第120中学)教师杨锐向记者展示学生小政(化名)在六一儿童节时朗诵的视频,她已记不清看了多少遍,但每次都很激动,哽咽地说:“这十几秒的展示,背后满是艰辛。”

55825985-bfa9-4c9a-9ca3-948de06fca4c

市第26小学特教班里,老师带领学生上音乐课,学习歌曲《祖国的花朵》。(全媒体记者赵莉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梁淑芳 赵莉)“我们出生在中国的大地,我们是黑头发、黄皮肤的儿郎……”近日,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市第120中学)教师杨锐向记者展示学生小政(化名)在六一儿童节时朗诵的视频,她已记不清看了多少遍,但每次都很激动,哽咽地说:“这十几秒的展示,背后满是艰辛。”

小政是乌鲁木齐市儿童福利院(市第120中学)九年级学生,在这所学校,有108名特殊学生,他们因自闭症、脑瘫等成为了“长不大的孩子”。

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市第120中学校长杨小燕告诉记者,根据每个孩子的实际情况和独特天赋,学校为他们量身定制“展能课程”。

2020年,市儿童福利院挂牌成立乌鲁木齐市首家培智类九年一贯制特殊教育学校——市儿童福利院(市第120中学),实施“特教+”学生培养机制,实现以义务教育为主体,向学前和职前两端对各学段进行拓展延伸,强化教育融合性,融通“医、康、教”资源,普特融合、康教一体,从“全面普及”向“内涵提升”转型升级。

连日来,记者走进这所培智学校和部分普通学校设立的培智班,和特殊儿童一道,感受他们的“普特融合”课堂,倾听学校、家长、特教老师如何托起特殊儿童的未来。

成百上千次的重复,只为一点点的进步

6月4日清晨,城市刚刚“苏醒”。

家住天山区碱泉街的李红(化名)推开窗户,深吸一口气,像往常一样,给有孤独症倾向的儿子乐乐(化名)整理书包,驱车20公里送他到市儿童福利院(市第120中学)。

“乐乐最近的表现越来越好,可以做出10以内的加法了。”听到老师杨锐的称赞,李红感到欣慰。

一岁时,乐乐不爱表达、对外界刺激没有反应的异常举动,引起李红和丈夫的关注。确诊后,她感到“天塌了”。

此后她四处寻医,几乎“泡”在康复机构。随着孩子长大,新的问题来了——上学。

经过评估,接到了市儿童福利院(市第120中学)的入学通知书。

孩子一点点的进步,李红都看在眼里——过去不会开口说话的孩子,学会了叫“爸爸妈妈”;一度经常情绪失控的孩子,能安静地上完一整节课;生活难以自理的孩子,开始学会独立吃饭、穿衣……

与特殊孩子相处并非易事。今年55岁的杨锐,从事特殊教育31个年头了。她的担子不轻,既要做好数学教研、担任班主任,还要带教年轻老师。

“老师好!”走进她的班,6名学生礼貌地起立,问好。

“这些娃娃,从一年级一直跟着我。”杨锐拿出学生作业本给记者展示。

“我们现在学到面积了,小政学习最用功。”杨锐指向坐在第一排的小政。

今年16岁的小政,因为脑瘫,肌张力高、自主行走受限,通过分级教学,如今他的变化是“可喜的”。

翻看他的作业本,书写整齐规范,批改基本是对号。“小政认识500多个字,可以自己阅读绘本。”去年入职的“00后”特教老师何雨琪说。

“康教结合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每一个教学环节。”杨锐说,平时教学活动中,运用了直观法、操作法、游戏法……最好的方法就是慢慢摸索出与孩子的相处之道。

“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有轻度、中度、重度障碍之分,在同一个班上怎么教?”记者问。

“在每个孩子入学前,我们设置了评估环节,根据孩子们的发展需求,以‘生命多彩课程’为基础进行个别化调整。”杨锐说,比如5以内的加减法,有些孩子可以教心算,有些孩子则教他们用笔和纸、教学模具计算。

对于特殊孩子的培养,杨小燕说,教学的目的是通过特教老师、社工、康复师全方位、多维度关注,形成“关爱链条”,环环相扣,除了培养孩子们应对日常生活的能力外,特殊教育学校还开设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独立生存的能力。

融合教育,特殊儿童实现就近入学

“欣欣,早晨好!”听到学前教师丁斌霞的问好声,欣欣(化名)跑到老师面前,伸出手搂着丁斌霞笑了起来。

5岁的欣欣是市儿童福利院儿童福利中心幼儿园小班学生。初入园时,因孤独症倾向,会在班级大声喊叫,需求不被满足时会大哭,将班级物品扔在地上,不让家长以外的人靠近。在进行评估后,丁斌霞定下了“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教学目标。

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助理李冬冬说,为了做好普特融合和康教融合,他们定期邀请康复治疗师进班对残疾幼儿的日常活动进行康复指导,并通过对残疾幼儿和健全幼儿的综合评估制定个别化教育,开展分层教学,在教育融合过程中取长补短,相互影响。

一直以来,乌鲁木齐市积极探索普通学校因地制宜制定融合教育发展路径,整合优质资源,引导专业教师进入融合教育实践教育中。

市第26小学1994年8月设立特教班,目前特教班有12名学生。

14岁的周周(化名)已在这里学习6年多。如今,他能独自乘坐家门口的921路公交车,途经十几站到学校上课。

“我们每年都有新目标,独立乘坐公交就是今年收获的新技能。”周周母亲刘霞(化名)说,2岁时,周周被医生诊断为轻度自闭症。幸运的是,周周7岁多时,在社区帮助下,进入市第26小学特教班。

市第26小学特教班班主任姚民芳,从2008年起接触特殊教育。曾前往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专业系统化培训。

“我们不是学特教专业的,刚开始确实很无助。”姚民芳说,课堂上,坐不住的学生走来走去、一生气就躺在地上不起来……

“普通的教学方式行不通,那就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不仅是姚民芳,同样从普通班级转来的教师朱红庆也有同感。

她们积极调整心态和教学方式,从孩子们的行为习惯训练入手,根据不同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引导他们在课堂上安静下来。

2013年9月出生的依依因听力残疾,加上双侧外耳道闭锁,外耳道畸形,重度听力损失,在上海配备了骨传导助听器,接受系统康复后,在市第50中学读小学一年级。

放学后,她会来到学校的资源教室,市儿童福利院(市第120中学)特殊教育资源指导中心的老师们为她进行“补偿性”课程,特教老师针对她的薄弱点进行指导。

“建设资源教室,让轻度的特殊儿童走进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更好地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市儿童福利院(市第120中学)特殊教育资源指导中心副主任李迎介绍,最近和市第50中学合作推进随班就读,为开展融合教育进行有益的探索。

构建特殊教育体系需多方合力

“小志伸出右手,五指分开,掌心微曲,拍球时,用力向下拍……”在市第50中学的资源教室,李迎手把手教小志拍球。渐渐地,肢体残疾的小志也学会了投球、拍球。

家长刘先生说:“有了老师的用心教导,孩子变了,变得爱笑了,变得愿意与人交流了。”

“个案辅导+普特协同”,学生教育与康复功能得到最大化补偿,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在增强。

近年来,乌鲁木齐市全力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不断提高特殊教育质量和水平,保障残疾儿童教育权利,努力实现教育公平,为残疾儿童营造了融入社会的良好氛围。

互助互爱、双向奔赴,在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中有了生动注解。

去年12月,乌鲁木齐市人民政府印发了《乌鲁木齐市特殊教育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计划(2023—2025年)》,计划提出,持续提高残疾儿童义务教育普及水平,大力推动普特融合办学、推动特殊教育学校结对共建、稳步推进课程与教学改革。计划到2025年,乌鲁木齐市初步建立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7%。

“办什么样的学校,才能让每一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这是杨小燕一直思考的问题。

于是,他们整合教学资源,打造跨学科专业团队,聚焦特殊学生全面成长构建“医、康、教、社、家”五位一体融通互联综合服务模式,如今,学校形成了特教老师为主体,医生、康复师、社工和家长协同参与的多元化跨学科专业团队提升教育质量,为学生全面发展助力。

“建立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需要形成社会合力。”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教授、新疆特殊教育培智资源中心负责人张阿妮说,融合教育的目的是为每一个孩子创造平等、包容的教育环境,从而充分发挥其潜能,这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

“利用高校资源推动融合教育,重点在于培养特教人才。”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董建伟说,近日,20名来自乌鲁木齐高新区(新市区)贝乐盈康智园的特殊孩子,在特教老师和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新疆教育学院)志愿者的陪同下,融入山水华庭幼儿园学习生活,让孩子们分组加入不同班级,体验互动游戏、手工制作、音乐课等课程,这也是探索普特融合的新思路、新路径。

“一些特殊孩子虽然存在社交障碍,但在音感、色彩等艺术方面可能更有天赋,可以‘一生一策’,给予他们适合的教育方式。”高新区(新市区)贝乐盈康智园园长连翠翠说,从2017年建园至今,该院已有37名孩子正常入学。

张阿妮说,让特殊儿童走进普通学校,不仅需要教育资源倾斜,更重要的是加大宣传普及力度,积极开展关爱特殊儿童公益活动,撬动社会力量,让更多的人帮助和支持特殊儿童及其家庭融入普通学校、融入正常社会。

    法律声明:新疆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大众,并不代表新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务必在相关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进行,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详细]
责任编辑:裴嘉雨
0
 热评话题
点此进入胡杨林社区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