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新疆地州 > 正文

听古生物化石讲述远古故事——探访新疆古生物与典型岩矿标本陈列馆解锁地球奥秘

核心提示: 进入新疆古生物与典型岩矿标本陈列馆,犹如翻开一本讲解新疆远古生物的教科书——来自18亿年前新疆天山的叠层石化石、海中霸主角石标本等各类珍稀古生物化石,静静等待人们探索其中的奥秘。

4

奥陶纪生物复原图。(受访者供图)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江斌伟)进入新疆古生物与典型岩矿标本陈列馆,犹如翻开一本讲解新疆远古生物的教科书——来自18亿年前新疆天山的叠层石化石、海中霸主角石标本等各类珍稀古生物化石,静静等待人们探索其中的奥秘。

陈列馆收藏的古生物化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连日来,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多次走进陈列馆,跟随新疆古生物专家、新疆地质矿产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以下简称一区调)高级工程师宋倩倩的脚步,欣赏馆内珍藏的古生物化石,了解新疆的沧海巨变,解锁地球奥秘。

馆内珍藏古生物化石标本3000余件

“古生物化石和岩矿标本是大自然赐予人类不可再生之瑰宝,认识它们有助于人们开阔视野,更好地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宋倩倩说,古生物展厅分为前寒武纪(叠层石)展区、早古生代展区、晚古生代展区、中-新生代展区四个展区,共计陈列展示古生物化石标本1116件。

陈列馆面积约400平方米,展示标本均采自新疆,保存了全疆整个地史时期的海、陆相动、植物化石标本3000余件,涵盖全疆古生物群整体面貌。

古生物化石是地球历史长河留给人们的珍贵文化遗产,是人类认识生命起源、灭绝、复苏以及地球演化历史的重要证据。

2010年国务院颁布《古生物化石保护条例》。2012年6月,一区调建成新疆古生物与典型岩矿标本陈列馆,以加强化石保护,促进古生物的科学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

陈列馆古生物化石较全面展示了新疆地质古生物科技成果,是新疆保存化石数量最多、门类最齐全、科技含量最高的古生物化石陈列馆,不仅反映了新疆地质时期古生物演化过程,也记载着一代代区调工作者在“三山两盆”科学探索的艰辛历程。

5

叠层石(受访者供图)

前寒武纪(叠层石)展区

新疆最早的叠层石来自18亿年前

叠层一出万物生。前寒武纪(叠层石)展区展示了生命的起源与早期演化。地球上最直观的、最早期生命存在的记录是——叠层石。

新疆最早的叠层石记录是18亿年前。叠层石是由藻类活动吸附碳酸盐颗粒聚积形成的一种化石,它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的氧气,随着季节的变化、生长沉淀的快慢,形成深浅相间的复杂色层构造。

拿起一块灰黑色的叠层石化石,宋倩倩说,仔细观察,它上面布满叠层状花纹,由若干基本层形成柱状、拱形、锥形、分枝状等组成,古生物学者对其进行形态分类研究,建立不同属种,虽然外观看起来不起眼,但它的作用却不容小觑,数十亿年前,地球炎热且贫瘠,太阳光线昏暗。那时,地球的生命形式很单一,蓝细菌是唯一制造氧气和有机物的生命,它们相互依靠,纠缠在一起形成了叠层石。叠层石的出现冷却了地球,释放了氧气,让地球变得更具生命力。数十亿年后的今天,科学家又可以通过叠层石确定地质年代,也可以用来推测古生态环境。

6

角石化石(受访者供图)

早古生代展区

角石,海中霸王是潜水艇“雏形”

移步向前,进入早古生代展区。其中,寒武纪是早古生代的第一个纪,距今5.7亿-4.9亿年,是地球上现代生命开始出现、发展的时代,俗称“三叶虫时代”。

“角石是海中霸王,还是潜水艇‘雏形’。”宋倩倩说。角石在奥陶纪(4.8亿年)时期极为繁盛。奥陶纪是古生代的第二个纪,角石是现生鹦鹉螺类的祖先,因化石外形很像“牛角”,故称为角石。

角石在分类学上属于头足纲,顾名思义,这种生物的“头”和“足”长在一起,就像人们如今常在烧烤摊上见到的章鱼、鱿鱼、墨鱼仔等。角石的壳和田螺不同,不是一个贯通的空间,而是一个个小房间,称为房室,肉体住在壳口的房室,每当肉体长大,它就会前移并分泌制造新房室,当他移进新房室,曾经住过的旧壳并不是再无作用,而是能主其沉浮,每当形势危急,只需通过体管将海水吸入壳中,它们就能如千钧坠般直入海底,若是想向上逃跑,则只需将水全部排出。

“四亿年前的这些生物,进化出潜水艇身躯。现在的潜水艇就是根据它仿生学原理制造的。角石在寒武纪出现,奥陶纪最为繁盛,二叠纪后明显减少,目前海洋中仅保留鹦鹉螺一属。角石化石对奥陶纪地层划分意义最大。”宋倩倩说。

7

三叶虫化石(受访者供图)

8

古芦木化石(受访者供图)

晚古生代展区

陆生植物发展:芦木可以长到30多米

在晚古生代展区,展示的是新疆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古生物化石。

泥盆纪是晚古生代第一个纪,约开始于4.1亿年前,结束于3.6亿年前。脊椎动物中鱼类空前发展,故泥盆纪又有“鱼类时代”之称。此外陆生植物裸蕨、石松类、楔叶类和真蕨类开始大发展,泥盆纪中晚期,出现了许多这类植物构成的成片森林。

“泥盆纪最为常见的一种原始鳞木化石是斜方薄皮木,其为全球晚泥盆世陆相地层标准化石,在南北疆晚泥盆世均有产出。”宋倩倩拿起一块化石介绍着。

宋倩倩指向身边另一块植物茎干化石说“在大家印象中,蕨类植物都比较矮小,但芦木长得却非常高大。”芦木属于楔叶植物化石,是蕨类植物。

石炭纪是晚古生代第二个纪,始于距今约3.6亿年至2.95亿年。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沼泽遍布,大陆上出现了大规模森林,给煤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因而得名“石炭纪”。芦木在当时成煤的沼泽森林中最为常见,树木非常高大,最大高度达30多米。相比于它的前辈——藻类植物和苔藓植物,芦木已有了根茎叶的分化,并逐步占领了陆地。

而之后的二叠纪晚期,全球发生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生物集群灭绝事件,这次事件的一些细节被“写”在了石头上,展柜中的化石像是向我们诉说着隐藏在遥远时光中的秘密。一些生物突然消失了,如繁盛于古生代早期的三叶虫、四射珊瑚等踪迹全无,只有不到5%的生命存活下来……

9

费尔干蛎化石(受访者供图)

中、新生代展区

无脊椎牡蛎化石:见证塔里木盆地沧海桑田

从三叠纪(2.5亿-2.05亿年)进入中生代,裸子植物的苏铁、银杏及松柏类自三叠纪开始迅速发展,晚三叠世成大陆植物的主要统治者。

“我们熟知的硅化木属松柏类植物,奇台-吉木萨尔北将军戈壁中上侏罗统产出的硅化木保存完好,产地规模巨大,为世界罕见的硅化木产地。”指着中、新生代展区展厅摆放的几个硅化木化石,宋倩倩如是说。

侏罗纪(2.05亿-1.37亿年),属于中生代第二个纪,俗称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时代,也称为恐龙时代。恐龙成为陆地的统治者,新疆的准噶尔地区和吐鲁番盆地产大量的恐龙化石,受到科学界广泛关注。

塔里木盆地西部位于亚洲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气候极为干旱,以荒漠为主。在数千万年前的白垩纪-第三纪,这里曾是一片充满生机的汪洋大海——塔里木海湾,由于地壳运动,“沧海”变为如今的“桑田”。展柜中一个个保存良好、纹路清晰的牡蛎化石,正是塔里木盆地西部沧海桑田的见证。

牡蛎生活于咸淡水交界处,其化石是古气候资料的优良载体。古生物学家根据野外考察和实验室数据及资料分析,得出距今1亿-3400万年前塔里木,发育了丰富的以牡蛎为代表的海洋生物,堆积了厚厚的贝壳层,至始新世晚期-渐新世早期,海水退出塔里木盆地西部,随着天山和昆仑山不断隆升,原来埋藏在地下的贝壳层逐渐露出,形成现在乌恰县著名景观“贝壳山”。

新生代包括古近纪、新近纪和第四纪,多称为被子植物的时代,与中生代生物界面貌迥异,标志着“现代生物时代”来临。

宋倩倩说,珍贵的化石好比历史书里的文字,能为地球上发生过的大事件提供线索。而这座陈列馆,为人们打开地球沧桑巨变的宏伟画卷,在地球生命演化的历史长廊,领略化石的独特风姿,留下隽永记忆。

    法律声明:新疆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大众,并不代表新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务必在相关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进行,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详细]
责任编辑:芦笛
0
 热评话题
点此进入胡杨林社区发表评论
 华龙网  深圳新闻网   新疆网  厦门网  青岛新闻网  泉州网   大连天健网  杭州网  中国宁波网  温州网  大洋网  桂林生活网  星辰在线  扬州网  胶东在线  西安新闻网  昆明信息港  中国兰州网   银川新闻网  哈尔滨新闻网  红星新闻网  海口网  长江网  伊犁新闻网  北方网  青海新闻网  金羊网  福州新闻网  洛阳网  舜网  丝绸之路在线  合肥在线  太原新闻网  宝鸡新闻网  广安在线  名城苏州网   中国张掖网  大华网  遂宁新闻网  舟山网  湛江新闻网  中原网   开封网   张家口新闻网  长城网  广安新闻网  大足网  中国徐州网  深圳市企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