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新疆地州 > 正文

【网络中国节·春节】“群众村晚”舞动乡间烟火

核心提示: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热闹非凡的活动现场、乡情民俗的别样演绎,一场场“群众村晚”,热闹了乡村,拉满了年味儿。

{75BC47BE-1CF9-4f0d-900C-344F3B741E91}

2月3日,在高新区(新市区)正扬路街道东站北社区举行的“群众村晚”上,正扬路街道、各社区工作人员共同表演舞蹈《梦回丝路》。(全媒体记者石磊摄)

{111072F1-6A22-4e88-8E6F-FFA075CD5135}

达坂城区各族干部群众欢聚一堂,观看“群众村晚”,热热闹闹迎新春。(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郭军鸽 贾梦妍 牟敏 宋建华)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也越来越浓。热闹非凡的活动现场、乡情民俗的别样演绎,一场场“群众村晚”,热闹了乡村,拉满了年味儿。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在乌鲁木齐,“群众村晚”不只是一个社区、一个村的文化盛宴,更是万家灯火、温暖人心。承载着乡情、寄托着乡愁的“群众村晚”,如星火燎原一般,正在乌鲁木齐各个角落燃起文化“篝火”,拉满节日氛围感。

愿意演 “自己演”“我要上”村民参与意愿强烈

在达坂城区西沟乡桦树林社区,居民王吉萍自编的快板《党的好政策带来达坂城的大变化》,用朗朗上口的语言传达着现在的幸福生活,也拉开了“群众村晚”的序幕。

这场“群众村晚”,演职人员达100余人。从组织到策划,从排练到演出,村民是主角,可谓是热热闹闹的“百姓舞台”。

“每年我都带着节目来,和街坊邻里一起共创村晚,做自己的‘主角’,一起唱身边事、演身边人、道家乡美、赞新生活,感觉特别棒。”王吉萍说。

上至耄耋,下至垂髫,都是主角,簸箕锄头都是道具……连日来,在乌鲁木齐市各个乡村,一场场由当地村民、文艺爱好者、文化站工作人员等自编、自导、自演的“群众村晚”接连登台,将“村味”“年味”“春味”组合成一道独特的乡村文化盛宴。

达坂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额尔登格日乐说,“群众村晚”讲的是乡土的故事,传播的是乡土的文化,潜移默化的是乡土的伦理。村民们在演戏与看戏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欣赏与自我教育。

歌曲《青少年》、舞蹈《未来》、冬不拉弹奏……在乌鲁木齐县托里乡乌拉泊村“群众村晚”舞台上,一个个用心编排的节目陆续登台,让农牧民直呼过瘾。

整场“群众村晚”,主办方是村“两委”,导演班子是村里的文化能人,演员是全村男女老少。

看着平日里熟悉的乡里乡亲登场,现场沸腾起来,喝彩声、掌声、欢笑声此起彼伏。

“热闹,有年味!”村民努尔巴拉·木合说,现在生活好了,大家喜欢看,也愿意演。

演啥节目村民说了算。目前,乌鲁木齐县各村都有“群众村晚”。有些村节目多,怕落选的村民不高兴,还会专门在年前先办几场,满足村民走到台前“秀一把自我”“圆个演员梦”“我的文化我做主”的愿望。

说起农历小年当天村里的“群众村晚”,参与舞蹈《好运连连》的板房沟镇东湾村村民穆巧云意犹未尽,“大伙在一起,满满的过年氛围,我们当然也得拿出最好水平。”

村民演,村民看,既有创意,又接地气。

东湾村党支部书记马莉说,“群众村晚”让村民登上舞台,把想说的、想唱的、想抒发的真实情感表达出来,也展现出新时代农民、新时代乡村文化的风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有支撑 搭平台添设备 助推“群众村晚”全面开花

在米东区铁厂沟镇铁厂沟东村,“群众村晚”的舞台搭建在村文化广场上,过年的热闹氛围早早洒满了村子。

“平时村文化广场就经常有演出,我们都愿意来。快过年了,演出更多了,也更热闹了。”村民牛金玲说。

从一枝独秀到模仿复制,越来越多的乡村开始自办“群众村晚”,村民报名热情越发高涨。看到这一需求,乌鲁木齐市涉农区县围绕场所、设备、队伍等入手进行探索,从政府层面助推“群众村晚”全面开花。

“首先就是场地。”米东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梁毅说,他们以构建现代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契机,鼓励各村建文化活动室、百姓大舞台、文化礼堂等,这些都成了“群众村晚”的舞台。

同时,各村也根据实际所需、各地特色,买设备、添道具,并建文化志愿队伍,挖掘乡村能人,培育导演、主持人、“民星”、灯光音响师等文化人才。

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三道坝镇的“群众村晚”上,既有传统的社火表演,也有各村文艺队伍带来的现代舞、川剧变脸、豫剧等节目。

现场,台上村民演得起劲,台下大人小孩喝彩不断。台上台下互动,好不热闹。

“现在村里就有学习场地、有能人授课、有表演舞台,我们更愿意把自己的优势展现给更多人。”前不久刚结束一场“群众村晚”表演的张俊英说。

从“请人演”到“自己演”,从“要我上”到“我要上”,在乌鲁木齐市各乡村,“群众村晚”搭建起的平台,为节日的乡村增添欢乐热闹的气氛,也向更多人展现乡村发展新面貌。

这两天,在高新区(新市区)六十户乡星火村文化活动中心,秧歌队队员们使用村里的铜锣鼓镲等用于排练,秧歌节目将在“群众村晚”中亮相。

周秀花是星火村的文艺骨干。她说,现在农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对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也更高了。村里的健身场所、健身器材越来越多,还能看电影、看书、排节目,村文化活动中心已经成了最受村民欢迎的地方之一。

周秀花所在的星火村利用村集体经济修建了村文化活动中心,并通过多种方式增添“装备”,还在村委会大院搭建了百姓大舞台、文化活动中心,这些都成了“群众村晚”的舞台。

星火村党支部书记冯秀莉说,村“两委”不断提升村文化活动硬件设施,并利用“群众村晚”这一平台,开展了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引导村民崇尚健康的生活方式。

敢创新 接地气有特色 唱响美好生活

“真没想到,‘天山红薯’被搬到了舞台上,更多人了解了我们天山村的特产。”在高新区(新市区)青格达湖乡天山村“群众村晚”中,村民刘雪梅看了村民们自编自演的文艺节目,但最吸引她的还是用“天山红薯”作为原料的薯味美食大赛。

天山村种植红薯已有40多年的历史,“天山红薯”被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当天,村民们用“天山红薯”作为原料,制作了42道菜品。

村民秦丽芳在活动中为一道道“薯菜”拍摄了不少短视频分享至村民群。她说,文艺节目是村民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体现,薯味美食大赛则是村里产业发展的缩影。“群众村晚”就是美好新生活的表现形式,大家都愿意参与其中。

“群众村晚”以内容为王,凸显地域特色。自乌鲁木齐市启动“群众村晚”以来,各区县每场“群众村晚”都会结合各村民俗风情、时令节庆、特产优品,推出不同主题的活动。

青格达湖乡党委书记韩玮说,“群众村晚”不只是乡村群众的才艺秀,更是宣传推介乡村旅游资源、特色美食的好载体,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事实上,纵观乌鲁木齐市各村的“群众村晚”可以发现,它不仅是一场简简单单的文艺演出,更是当地独具魅力的文化符号、乡村旅游的新亮点,以及农村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这段时间,在乌鲁木齐县永丰镇,腰鼓队、秧歌队、舞龙队等陆续组建了起来,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着。

春节期间,到永丰镇,既能品尝农家菜、体验乡村民宿,以社火表演为主的“群众村晚”也将为文旅产业增色不少。

“届时,我们各村都会有不同的社火表演,游客也能像当地人一样看社火、过大年、品乡愁。”永丰镇副镇长梁国睿说。

打通文旅,“群众村晚”的舞台无限广阔。

眼下,在拥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乌鲁木齐县,各乡镇摩拳擦掌,以富有特色的年俗节目为主打,推出形式多样的“群众村晚”,吸引各地游客“到乌鲁木齐县过大年”。

水西沟镇、板房沟镇的舞龙、舞狮等春节社火表演,甘沟乡的叼羊、“姑娘追”等雪上传统体育民俗活动表演……

“‘群众村晚’不再是一场简单的文艺演出或几个文化活动的叠加,而是乡村振兴的文化表达。”在水西沟镇宣传委员王铭看来,形式丰富多样的“群众村晚”,不仅充实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以文化为支点撬动文旅资源,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法律声明:新疆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大众,并不代表新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务必在相关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进行,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详细]
责任编辑:张彬彬
0
 热评话题
点此进入胡杨林社区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