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   > 国内 > 正文

“一带一路”绘蓝图 泉州十年十故事③丨老外亨利:“我想在泉州石狮买套房子住下来!”

核心提示: “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经由丝绸之路来到泉州,带回了珍贵的陶瓷、丝绸;千百年后,我追寻他们的足迹来到这里生活、经商,泉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定居泉州石狮5年,埃及商人亨利用普通话盛赞世遗泉州的多元和包容。

【开栏语】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

回望历史,世遗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是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泉州作为宋元时期的东方第一大港,便利的海外交通与兴盛的海外贸易,曾造就泉州“市井十洲人”的繁华盛景。

放眼现在,这座爱拼敢赢的城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交流合作日趋紧密,近年更是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发达、世界文化遗产城市历史厚重、在外泉商和港澳台侨资源丰富的优势,再续丝路情缘,不断谱写丝路双向合作的生动篇章。

十年来,泉州抢抓机遇,着力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不断拓展对外开放与合作的新空间,努力将蓝图转变为实景,绘就“奋斗之城”共同发展的画卷。

即日起,闽南网与东南网联手推出策划——《“一带一路”绘蓝图泉州十年十故事》,从不同领域、角度选取十个具有代表性且富有特色的“泉州故事”,以小见大,展现泉州积极拥抱和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努力、探索、行动与成就。

闽南网8月30日讯(闽南网记者陈玉玲 洪泓塬 文/图)“千百年前,我们的祖先经由丝绸之路来到泉州,带回了珍贵的陶瓷、丝绸;千百年后,我追寻他们的足迹来到这里生活、经商,泉州是我的第二故乡。”定居泉州石狮5年,埃及商人亨利用普通话盛赞世遗泉州的多元和包容。

结交中国朋友,学说中文和闽南语,爱吃海蛎煎、卤面和巴浪鱼,起床先泡一壶茶,这名埃及80后在泉州创业的同时,完全融入了泉州生活。每每有人问他来自哪,亨利常调侃“我来自泉州石狮”。

随着泉州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加上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有的慢节奏生活,像亨利一样被吸引的人越来越多,当中还有不少是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他们选择在泉州常住、工作和学习,以独特的视角,感受着中国的巨变。

0000000

埃及商人亨利正在泡茶待客

自学中文埃及人在泉州创业

在埃及,亨利拥有自己的公司,从事着服装和辅料行业。埃及人喜欢的进口服装品类中,中国货不在少数。亨利对“中国速度”“中国制造”早有耳闻,于2015年来到中国,辗转广州、义乌等地,想进一步开拓事业版图。

他在朋友的介绍下来到服装产业发达的泉州石狮。“石狮辅料的质量和价格都不错,我找到了商机。”回忆第一次来石狮的情形,亨利说,这里跟他的家乡马特鲁都是滨海城市,两个地方的风景和气候相近,令他倍感亲切。

1111111

在公司里,亨利与同事们展开讨论

随后,亨利决定在石狮定居,开启了在中国的创业梦。从阿拉伯国家到中国,语言不通成为最大难题。因为不会说中文,在采购时,如码数、颜色、价钱、数量等的精确表述,他无法与工厂、店铺进行沟通。

经历困难和迷茫,亨利想着,如果要留在中国发展,肯定要学好中文。因为要四处奔波,他没办法到语言学校学习,便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通过多讲、多练、多记,进行中文的学习。

“中文其实很有意思,同一个意思可以有好几种表达方式。”虽人生地不熟,亨利结交的泉州朋友都很热情。为了帮他熟悉环境,朋友们经常开车带他四处转悠,给他介绍新朋友和资源。

就这样一家店、一条街地跑,一字一句地交流,亨利的中文水平越来越好,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也能蹦出几句常用的闽南语,还是个地道的“石狮通”。

喜欢泉州把这里当做第二故乡

定居泉州的这几年,亨利感受到了泉州人的热情和友好。

最开始,亨利在石狮租房子,需要办理暂住证明。因为语言不通,加上对办理流程不熟悉,亨利提交给凤里派出所的材料不齐全。热心的派出所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主动帮他联系了房东复印证件,还嘱咐有需要帮忙可以开口。

面对陌生人,泉州人身上的这份“人情味”,打动了亨利。友好的种子,在心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亨利也入乡随俗,养成了许多闽南人的生活习惯,把“你吃了吗”“来喝茶吗”当成打招呼的方式,与一众泉州朋友保持着亲人般的关系。

一晃数年过去了,亨利说自己就是中国变化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他还记得,自己刚来中国时,石狮永宁的道路不宽,还有些破旧的老房子,休闲只能去德辉广场、星期YI服饰创意博览园。在这几年间,“中国速度”发展很快,看到了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餐厅、咖啡馆多了起来,生活体验更美好了。

“这么多年来,只要我们有什么困难,都可以随时随地找他们帮忙。”亨利说,泉州人没有把他当作外国人,外国人在这里也能享受医保,城市非常包容,就像是他的第二故乡一样。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这位外国友人还主动报名成为一线志愿者,并自掏腰包捐赠一批批物资,与大家共同守护家园。他说,中国人的抗疫精神,让他深受感动。

22222222

亨利将泉州当作第二故乡,身体力行做了不少公益

点赞中国愿留在泉州生活

2018年,亨利在石狮成立信慈进出口贸易公司,仅仅有5个员工。

彼时,石狮正开启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作为港口城市,石狮主动融入泉州市“海丝名城”建设大局,“一线一策”精准培育外贸航线。随着通往各地的交通运输航线陆续开通,给许多从事跨国贸易的人提供了新商机。

亨利就是其中的一员。这几年,他还陆续开通了供应链、物流等业务,在厦门、浙江等地也设立了公司,公司业务风生水起,客户遍布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我的货柜把中国的货品送到国外后,还会将国外的产品运回中国。”他说,得益于“一带一路”,外国人在中国做生意方便许多。2018年前,他们在石狮完成采购后,要到广州拼货柜,现在石湖港也有自己的航线了,大大节省时间和成本。

说到泉州的治安,亨利竖起了大拇指。在他看来,中国是个很安全的国家,不管什么时候回家,他都敢一个人走夜路,东西放在车上也不会丢。

每次听到外国朋友在广州转机,他都热情邀请他们来泉州走走看看,带他们到石狮选服装、辅料,到晋江挑鞋子,到德化买陶瓷。

“我很幸运选择了中国,找到了泉州。”亨利说,他在石狮的工作和生活都很顺利,不仅有朋友的陪伴,还得到了政府的帮助,这些他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他的梦想是,在石狮买个房子住下来,并开一个货运站。泉州人常说爱拼才会赢,他很有信心,泉州和中国都会越来越好。

乌兹别克斯坦小伙求学志愿传播世遗文化

位于中欧中亚交通要道的十字路口,乌兹别克斯坦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一颗耀眼明珠。

在泉州求学三年,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留学生小龙喜欢上了这座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并存的城市。今年23岁的小龙,现就读于华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马上将升入大四。

在他的印象里,中国的发展速度是全世界最快的,经济实力也很强。为此,他对中国充满好奇,萌生了到中国读书的念头,得到全家人的一致支持。2019年,小龙离开家乡,来到中国,先在南京学习语言。当时,他对泉州的了解不多,在网上搜索资料,才知道泉州就在台湾对面,整个城市似乎是“旧旧的”。

3333333

小龙在世遗点参观

2020年,小龙来到泉州,亲身行走在世遗之城的大街小巷,了解背后的历史,才逐渐意识到,先前“旧旧的”印象应该叫“历史感”。

漫步在市舶司,小龙娓娓道来这段历史。“在中国的宋元时期,泉州曾经是东方第一大港,也是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经由这里,世界各国的商人来到中国,他们不仅带来各式各样的货品,也带来异域文化,多元文化在这里融合、流传下来。”谈起泉州的世遗文化,小龙说,泉州的22个遗产点,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和故事。早前,他和同学还留在泉州欢度中国年,感受世遗城市的独特韵味。

“泉州有很多历史遗址,这里的人也很热情,另一片的东海的发展也很快,都是高楼大厦。”小龙说,自己来到中国后,慢慢了解到泉州的内涵,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他希望,国外的朋友们也能了解到真实的中国。于是,他在国外社交平台上发布了相关视频、开启直播,圈了不少粉丝,勾起了大家对遥远的泉州的兴趣,已经有人把中国列入行程计划中。

因为喜欢传播世遗文化,小龙也被泉州聘为“海丝泉州推荐官”。

“一带一路”受关注愿为两国贸易做贡献

阔别家乡许久,这个暑假,小龙回到乌兹别克斯坦与家人团聚。这一趟回家之旅,他在从小生活的地方,发现了更多的“中国元素”。

“在我们的国家,中国人多起来了,我身边也有其他的朋友会说中文了。”小龙说,中国奶茶店已经开到了乌兹别克斯坦,老板就来自中国,熟悉的中文加上一模一样的奶茶味道,这些都让他感觉自己跟中国的距离很近。

小龙说,在乌兹别克斯坦,“一带一路”的相关新闻和合作项目都受到关注,特别是中国生产的汽车,深受当地人的喜爱。今年4月,260多辆在西安制造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前往乌兹别克斯坦。接下来,两个国家还将合作生产更多汽车。

44444444

小龙就读于华侨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大学的专业是国际贸易,好学的小龙一直在努力将理论变为实践。精通8国语言的小龙也在学着做一些跨国贸易。这几年,他的足迹遍布中国35个城市,亲身走进不同的城市去选品、谈价。在他眼里,“中国制造”品类丰富、物美价廉,很有市场。目前,他将产品销售到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美国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等。

“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相比之下,我们的国家要年轻一些,她也有自己的特色产品,诸如果干、棉花等。”小龙告诉闽南网记者,他将于9月份回到泉州继续学业,毕业后从事跨国贸易工作,一方面把更多的中国产品卖到乌兹别克斯坦,另一方面也让更多中国人知道乌兹别克斯坦的产品,为推动两国贸易往来做出一点贡献。

世遗泉州曾造就“市井十洲人”的繁华盛景。近年来,泉州积极出台相关政策,通过打好阵地建设牌、打好宣传推介牌、打好高级人才牌、打好容缺受理牌等方式,助力外籍人才在泉安居创业学习,不断提升泉州涉外人才发展软环境,以高水平对外开放助力泉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秉持着更多元、更开放、更包容的姿态,泉州正在拥抱世界。

    法律声明:新疆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传递更多信息、服务大众,并不代表新疆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务必在相关作品发表之日起30日内进行,我们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详细]
责任编辑:裴嘉雨
0
 热评话题
点此进入胡杨林社区发表评论
 华龙网  深圳新闻网   新疆网  厦门网  青岛新闻网  泉州网   大连天健网  杭州网  中国宁波网  温州网  大洋网  桂林生活网  星辰在线  扬州网  胶东在线  西安新闻网  昆明信息港  中国兰州网   银川新闻网  哈尔滨新闻网  红星新闻网  海口网  长江网  伊犁新闻网  北方网  青海新闻网  金羊网  福州新闻网  洛阳网  舜网  丝绸之路在线  合肥在线  太原新闻网  宝鸡新闻网  广安在线  名城苏州网   中国张掖网  大华网  遂宁新闻网  舟山网  湛江新闻网  中原网   开封网   张家口新闻网  长城网  广安新闻网  大足网  中国徐州网  深圳市企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