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进行联排。 (记者陈岩摄)
《故土新归》剧中人物左宗棠在排练中。 (记者王畅彤摄)
新疆网讯(记者王畅彤)7月3日,乌鲁木齐京剧院内锣鼓喧天,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正进行演员、乐队、舞美等环节的合成彩排。
这部由国家京剧院与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联合创排的重磅剧目,将于7月6日、7日在新疆首演。记者探营排练现场,一台好戏呼之欲出——
舞美匠心 历史在光影中重生
新编历史京剧《故土新归》以左宗棠收复新疆历史为蓝本,自创排起就受到了各地文艺爱好者的关注。
回顾历时两年多的创排过程,国家京剧院与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文艺工作者赴乌鲁木齐“一炮成功”景区、哈密左宗棠纪念馆、新疆博物馆等地采风,一级导演李杰、一级编剧王俭与知名京剧作曲家陈建忠、作曲与配器指挥朱世杰将历史以文艺形式呈现,将“一炮成功”“新栽杨柳三千里”“海防与塞防之争”搬上舞台。
排练现场,舞台设计营造着历史意境。舞台中央的巨型地图投影清晰勾勒出左宗棠西征的恢弘路线。灯光设计别具匠心,以冷暖色调的交织,隐喻着当时家国命运的十字路口。尤为动人的是远处天山背景的视觉叙事与剧情发展紧密呼应。
步入后台,考究的戏曲服饰整齐陈列。服装团队严格考证清代官制纹样,在遵循京剧程式化美学的同时,精准传递出历史的厚重质感。精巧的人工造雪装置,其机械结构能实现动态摇曳效果,成功营造出雪夜追思的诗意化历史意象。
剧中最具匠心的设计之一,当数编剧王俭以“左宗棠林则徐湘江夜会”这一场景。史料记载:1849年,辞官归乡的林则徐途经湖南,特地派人请左宗棠前来相见。两人在岳麓山下湘江船上整整一夜,相谈甚欢。
剧中,曾谪戍新疆的林则徐,在此次夜谈中力陈新疆战略地位之重,其远见卓识成为点燃左宗棠日后收复新疆宏愿的关键火种。这是两人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面,此次夜谈深刻影响了左宗棠日后收复新疆的宏愿。回顾历史,林则徐曾被贬新疆,在新疆期间,他深刻认识到新疆的重要性,并在与左宗棠会面中重点谈及,这段历史在剧中成为全剧的破题之笔。
阵容淬炼 AB角共铸传承之路
作为《故土新归》的一大亮点,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艺术工作委员会成员、《故土新归》市京剧团艺术指导曹森林介绍,剧中全部角色都设A、B角,由国家京剧院演员担任A角,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演员担任B角,共同排练。通过新剧的创排合作,带动演员以及编导、舞美等人才共同培养工作。
纵览两天的演出阵容,7月6日,国家京剧院四位京剧名家强强联手,国家京剧院副院长、一级演员田磊饰演左宗棠,国家京剧院艺术总监、京剧名家袁慧琴饰演慈禧,曾登台央视春晚的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郭霄饰演左宗棠的夫人周诒端,裘派京剧名家魏积军饰演李鸿章。
7月7日,由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演员担任主演,国家京剧院二团乐队与国家京剧院民族管弦乐团担任伴奏。
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青年演员王晨羽(饰左宗棠B角)曾与国家京剧院副院长田磊(A角)同台排练。
在后台,田磊为王晨羽手把手讲解妆造技巧,传授戏曲技艺,王晨羽在演出中悉心学习前辈经验,通过髯口抖动与台步顿挫,将角色“白发临边”的悲壮感刻画入微。
纵观排练,王晨羽表演上干净利落、文武并重。王晨羽说,自己今年26岁,与剧中的左宗棠有很大的年龄差。他为了演好这个人物,看了大量的纪录片及文献资料,在学习国家京剧院前辈表演经验的基础上,他会用心用情诠释这位民族英雄的雄才大略与赤子之心。
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党支部书记郭永红介绍,两家院团通过“以戏带人”机制培养青年京剧人才。这是让两种艺术理解在碰撞中升华。
在接下来的演出中,7月6日将由国家京剧院演员担任主演,7月7日将由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演员担任主演,演出后,该剧还将于7月8日、9日举行“大师课”,由名家与戏迷见面交流,为新疆观众呈现京剧艺术的魅力。
文化深意 跨越时空的热血共振
从历史到舞台,需要的是文艺工作者持之以恒的心血付出。从采风到剧本创作再到排练,记者也见证了两家院团创作过程,再次探营《故土新归》排练现场,以文艺形式呈现左宗棠收复新疆壮举令人热血沸腾,时至今日,《故土新归》已日趋成熟,进入与新疆观众见面的倒计时。
7月3日的排练舞台上,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青年演员麻璇饰演周诒端,唱腔婉转动听,以女性柔美演绎夫妻折柳惜别与生离死别的场景,烘托出左宗棠的家国情怀。余海涛饰演李鸿章,嗓音饱满浑厚,展现晚清重臣的身份气质与历史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再加上饰演新疆百姓的众多演员,通过舞台、音乐等形式,增强了角色的文化辨识度与艺术感染力,为整场演出增添了厚重的艺术质感。
舞台下,导演李杰不时记录演出中的细节,并沟通舞美、演员等优化调整。
“左宗棠的人生是波澜壮阔的。他一生经历曲折坎坷,年近古稀请命西征,抬棺跨马收复新疆,推动新疆建省,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导演李杰感叹,近些年,他执导排演的剧目中,好几部是以晚清历史为背景的人物故事,如吕剧《海殇》讲述的是甲午海战后一群北洋水师管带夫人的故事,京剧《大盛魁》讲述了晚清盛极一时的大盛魁商号在列强欺辱下艰难经营的故事,京剧《张謇》讲述清末状元张謇“马关条约”签订后依然放弃官场,投身商海,困苦中坚持实业救国的故事。
李杰说:“以上三出戏中,都隐隐约约或清晰明了地贯穿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主题,而《故土新归》中的左宗棠把这样一个精神主题用一连串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出来,让我有了别样感慨,不由自主升腾起扬眉吐气的壮怀之情。”
回到剧中,“故土新归”与唱词中“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咏叹形成呼应,令现场演员热血沸腾,相信也将激起每一位观众的爱国热血。
在正式演出前,《故土新归》还将进行最后的打磨,国家京剧院与市京剧团(新疆京剧团)文艺工作者汇聚于此,此刻的乌鲁木齐京剧院中,历史正以最鲜活的方式走向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