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 (全媒体记者王丽娜)“儿子,我想跟亲家商量一下,彩礼咱们讨个好彩头,余下的钱就给你们创业用,这样婚后的日子也有保障……”4月26日,家住天山区红雁街道乌拉泊村的村民李伟,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拨通了在外务工儿子的电话。
李伟思想上的转变,源于村里新近开展的移风易俗“文明大讲堂”。在讲堂上,村干部讲述了村民老马嫁女儿的佳话。
活动当天,工作人员化身“文明使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详细讲解红白喜事的新式操办方式。在谈到需要摒弃的不良习俗时,工作人员直言不讳地指出了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等“顽疾”。
“以前大家都觉得,彩礼得要八万、十万,甚至二十万,要是要不到就觉得没面子。但这笔钱其实足够小两口开一家便利店作为启动资金了。去年村里马学亮的做法就证明了一点:让孩子们过得幸福才是真正的体面。”村干部郭媛绘声绘色地讲述着“老马嫁女儿”的故事。
原来,去年马学亮女儿结婚时,原本计划索要八万元彩礼。后来,两家人坐下来共同商议,最终确定了“万里挑一”(10001元)的彩礼数额,寓意美好,还将剩余的七万元用于孩子们创业。如今,小夫妻经营着一家小饰品批发零售店,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确实是这样,孩子们以后能把日子过好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就应该摒弃这些陈规陋习,时代变了,观念也得跟着变!”李伟感慨道。他说,儿子年底也计划结婚,老马家嫁女儿的做法就是一个很好的榜样,值得效仿。
此外,工作人员还向村民们介绍了电子请柬既环保又时尚、将份子钱改为手写祝福更具心意、婚礼宴请亲朋好友即可等新做法,并挨家挨户发放移风易俗的宣传彩页。
“这次宣传活动不仅有效提升了辖区村民对移风易俗的知晓率和认同感,还推动了村民思想观念的深刻转变。”乌拉泊村村委会主任马金明说,后续将持续加大移风易俗主题宣传活动的力度和覆盖面,引导村民从自身和家庭做起,争做移风易俗的积极倡导者、自觉践行者和坚定推动者,让文明新风在乌拉泊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