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991-2628292
新疆网微信公众号
新疆网官方微博
新疆网抖音号
眼界新闻客户端

举报电话:0991-2628292
新疆网
微信公众号
新疆网
官方微博
新疆网
抖音号
眼界新闻
客户端
首页 > 新疆新闻

聚焦乌鲁木齐高质量发展 | 从刀郎歌词驶入现实 “2路印记”专线重启城市记忆

时间: 2025-04-21 11:05:56
来源: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新疆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在三屯碑车场,“2路印记城市畅游专线”等待出发。(全媒体记 者迪丽娜尔·加力肯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盖煜 梁淑芳)4月20日8时30分,乌鲁木齐三屯碑公交站台前,一辆2路新能源公交车缓缓驶入。站台上早已聚集起等待的人群:举着手机直播的年轻人、相互搀扶的银发夫妇,还有背着相机的游客,每个人的眼神中都交织着期待与感慨,准备在这趟首发专线上找寻城市记忆,触摸时光的印记。

随着“2路印记城市畅游专线”正式运营,复古配色的车身与醒目的“八楼2路环线”标识,唤醒了人们的集体记忆。刀郎在《2002年的第一场雪》中唱的“停靠在八楼的2路汽车”,仿佛从歌里走到了眼前,带着岁月的温度扑面而来。

这条承载着乌鲁木齐市民情感的经典公交线路1939年开行,于2011年正式取消,在停运14年后,以“城市畅游专线”的崭新姿态回归,成为串联城市烟火与文旅地标的“流动风景线”,续写着属于乌鲁木齐的故事。

83岁的杜振芳和老伴杨彩莲特意来到三屯碑站乘坐首班车。“我1959年当兵来到新疆,那时坐得最多的就是2路车,这趟车装满了我的人生故事。”杜振芳感慨道。走进车厢,看着老照片,他的思绪被拉回往昔:年轻时坐这趟车去火车南站赶回老家的火车;恋爱时与爱人搭乘它前往友好商场置办结婚用品;孩子出生后,带着孩子坐着2路车去儿童公园玩耍。每一段回忆,都与这条公交线路紧密相连。

有着25年公交驾驶经验的郭刚说:“最早的2路车从火车南站开到机械厂,夏天铁皮车厢晒得发烫,冬天售票员裹着羊皮袄,哈气都能成霜。现在车里装了空调,新能源车开起来安静平稳,乘客坐着也舒适。”新旧对比间,尽显城市发展变迁。

当报站系统传来“八楼站到了”的提示音,车厢内随即响起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驾驶员徐亚飞将车稳稳停靠,开始为乘客讲述“八楼”的名字由来与历史故事。这座因新疆昆仑宾馆8层主楼而得名的地标,曾是老2路公交车的核心站点,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

74岁的严桂芳对“八楼”有着深厚的感情。自1971年起,她就在新疆昆仑宾馆工作,后来更是把家安在了附近。“这里见证了我的青春岁月。那时,2路公交车是最主要的出行工具,一路贯通南北,去哪里都方便。”严桂芳说。去年,八楼主题车站建成,她和家人前来打卡。当时她就盼着2路车能复通,没想到愿望这么快就实现了。

“2路公交车的线路与BRT1号线多有重复,这次以城市畅游专线的方式重启,更有意义,我和家人坐着这趟车看看沿途的友好路、红山、北门、南门,感慨城市发展速度之快,最后在新疆国际大巴扎下车,买一袋红枣、吃一份抓饭,悠闲又自在。”严桂芳说。

来自山东省潍坊市的游客尹爱玲本打算4月20日乘坐返程飞机回家,得知2路公交车开通的消息,她和老公在出发去机场前,专门腾出时间,拎着行李箱来八楼站打卡。

“20年前,刀郎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火遍大街小巷,我家门口的商店里都在放这首歌,那时候我就对歌词里的八楼和2路汽车充满好奇,这次专程来看看,也算不虚此行。”尹爱玲说。

2路专线全长26公里,双向串联21个站点,从三屯碑出发,途经新疆国际大巴扎、人民广场、友好商圈、八楼、七一酱园等处,车轮碾过的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一卷徐徐展开的城市史诗。

在七一酱园站,69岁的罗香华攥紧孙子的小手跨上车厢,孩童指尖划过车厢内百年公交对比照片――那是70多年前2路公交站的黑白影像,场站里驾驶员们身着白衬衣、黑西裤,一辆辆公交车列队待发。

“以前挤2路公交车买辣酱,人贴人像沙丁鱼罐头,现在车厢里有空调,但‘七一酱园’四个字还是老味道。”她将孙子抱上“售票专座”,模仿记忆中的售票员扯票动作,惹得车厢爆发阵阵欢笑。

如今,这辆焕然一新的2路公交车早已超越了交通工具的范畴。车轮与路面的摩擦声、刀郎的歌声、激光箜篌的悠扬旋律交织在一起,当83岁老人与1岁孩童的目光在同一扇车窗交汇,2路公交车成为乌鲁木齐用情怀谱写的城市叙事诗。在这里,历史不再是博物馆里尘封的展品,而是化作可触摸、可乘坐、可传递给未来的鲜活记忆,继续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故事。

责任编辑:冶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