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丽娜)4月2日,新疆大学红湖校区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中心座无虚席。在千名青年学子热烈的掌声中,天山区“天山好人在行动”活动正式启动。由百名基层模范组成的“好人宣讲团”首次集体亮相,用真实的人生故事为青年学子指引青春方向。
自2023年天山区启动“天山好人”培育工程以来,辖区内已涌现出好公婆、好兄妹、好的哥、好老板、好工匠等2680名身边“好人”。他们当中,有第一届全国见义勇为道德模范艾尼・居买尔;有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勇救他人的第四届乌鲁木齐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刘春花;有致力于残障儿童康复事业的自治区道德模范丁朝霞;还有三十年如一日坚持拌面不涨价,长期帮扶困难家庭的麦麦吐逊・吾布力卡斯木。
作为“天山好人”代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大内科护士长刘春花在医护岗位上坚守了28年。2018年的一天,在乘坐火车返回乌鲁木齐的站台上,刘春花突然听到呼救声。只见一位老人面色苍白,躺在地上。她上前查看,发现老人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刘春花立即疏散周围人群,对老人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经过一番努力,老人渐渐恢复了呼吸和心跳,成功从死亡边缘被救回。
“当时没想那么多,第一反应就是要救人。”面对学生们的提问,刘春花朴实的回答赢得全场掌声。她说道:“成为天山好人,既是对我过往工作的肯定,更是新征程的起点。我会坚守医者仁心的理念,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使命,为全民健康事业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榜样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舞台上,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深深触动了新疆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三学生丽娜西・巴合达尔。她说:“这些榜样就像明灯,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我会以叔叔阿姨们为榜样,在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积极参与公益实践,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传递社会温暖。”
天山区精神文明创建指导中心主任包思惠表示,此次走进新疆大学,通过共建共联的方式,在学生群体中传递正能量,树立新时代的道德新标杆。接下来,天山区还将组织这100名好人走进中小学、各级文明单位、小区院落,用榜样的力量讲述身边故事、邻里故事,展现生活中的变化,为各族群众传递正能量,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