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刘青霞 通讯员何新)3月26日,乌鲁木齐市首家反诈心理咨询室在沙依巴克区雅玛里克山街道雪莲社区成立。这一创新举措将反诈宣传与心理健康服务深度融合,标志着乌鲁木齐市在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中迈出探索性一步。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传统反诈宣传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部分群众因心理脆弱、认知偏差或情感需求等问题陷入骗局。对此,沙依巴克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反诈中队联合雅玛里克山派出所、雪莲社区、专业心理咨询团队,经过三个月的筹备,成立了全市首家反诈心理咨询室。
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区分局刑侦大队反诈中队民警朱中华介绍,该心理咨询室将聚焦三大功能:一是为潜在受骗群体提供心理疏导和认知干预,降低被骗风险;二是帮助已受骗群众走出心理创伤,重建生活信心;三是通过心理分析研究诈骗受害者的行为模式,优化反诈策略。
当日,五位国家级心理咨询师与反诈心理咨询室签署合作协议。反诈心理咨询室采用“定期驻点+紧急响应”模式,向辖区居民开放,同时开通线上咨询通道。
“2024年10月,一对老年夫妇刷单被骗5万元后几近崩溃,那次经历让我意识到心理干预的重要性。”朱中华回忆道。通过多次心理疏导,老两口不仅走出阴影,还主动加入社区反诈志愿队。
雅玛里克山派出所社区民警刘林林说,反诈不仅是技术战,更是心理战。我们希望通过心理专家的介入,帮助群众建立防诈“心理防火墙”。
雅玛里克山街道雪莲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再努热・沙吾提告诉记者,在前期调研的过程中,他们发现社区内的独居老人等易受骗群体对专业心理服务的接受程度远超预期,展现出较高的需求和兴趣。
正参与心理测试的社区居民张美丽分享:“在心理老师耐心细致地引导下,自己在面对诸如‘投资理财’之类的诈骗陷阱时,确实很容易冲动行事。”
“这种创新的‘预防—干预—修复’一体化全链条心理服务模式,不仅为社区居民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心理防线,更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优化与升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思路。”再努热・沙吾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