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在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工作人员使用正面吊起重机吊装货物。(全媒体记者陈岩摄)
今年1-2月,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4.17万吨,较上年同比增长54.40%。图为停机坪上等待装货的航班。(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今年,乌鲁木齐有了“新身份”。
1月,国务院在对《乌鲁木齐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中指出:乌鲁木齐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面向中亚西亚的交往中心,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等。
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优化调整的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中再次明确:乌鲁木齐是陆港型、空港型、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
紧随其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工作的通知》,乌鲁木齐入选国家物流数据开放互联试点城市。
一系列“国字号”头衔的落地,让乌鲁木齐脱颖而出,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乌鲁木齐为什么能?
乌鲁木齐为什么能被委以重任?
首先要从乌鲁木齐独特的区位优势说起。乌鲁木齐地处亚欧腹地,是我国距离中西亚和欧洲最近的物流枢纽,是连接亚欧的国际开放大通道。
如今,共建“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在这里交汇。
其次,乌鲁木齐拥有陆港、空港、交通枢纽的大集大散,物流枢纽要素充分涌动。
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作为中欧班列出境前最后一个及入境后首个编组站所在地,来自全国各地的日用百货、汽车配件、农副产品在这里集结后,装入集装箱,吊装上班列,穿越口岸,踏上“新丝路”。
自2015年底启动至今,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中欧班列开行班列线路21条,通达欧亚19个国家和地区、26个城市,在商贸物流、加工制造、跨境电商等领域不断创新,其国际物流枢纽的形象已十分清晰。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航线网络越织越密,中外游客借助“空中丝路”轻松实现“双向奔赴”,国际货物运输更加高效、便捷,扩容国际交往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去年,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的客流、货邮吞吐量创新高,旅客吞吐量达到2776.57万人次,同比增长10.7%;完成货邮吞吐量23.59万吨,同比增长52.1%。
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航线网络四通八达,2024年乌鲁木齐国际机场累计运营定期客货运输航线共240条,国际通航城市达22个。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设立以来,“制度创新优势”为乌鲁木齐片区带来新突破。依托乌鲁木齐国际机场,新疆首个保税航材仓和飞机保税维修运营主体落地,首单国际航线航班保税航油加注业务完成,首单飞机保税维修业务完成……临空经济产业链愈加完善。
至此,通道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通道经济转化为落地经济,陆港、空港成为乌鲁木齐经济发展的“双翼”。
在商贸服务领域,乌鲁木齐更是有着雄厚的积累沉淀,因为这里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贸易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如今,乌鲁木齐更是连接两个13亿消费市场:一个是向东的国内市场,乃至亚太市场;一个是向西包括中亚、南亚、西亚等周边国家市场。
通过丰富的交通枢纽设施和商贸物流资源,以及陆港、空港、综合保税区等高水平双向开放平台,乌鲁木齐正扎实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交通枢纽中心和商贸物流中心建设,通过打造“陆、空、网”立体交通枢纽,以物流带动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加速流动。
乌鲁木齐将怎么干?
通道带物流,物流带经贸,经贸带产业——在交通物流与城市发展之间,蕴含着这样一种逻辑。
一个地方有了国家级物流枢纽,就相当于有了一个强大的经济引擎,能高效调配货物、带动区域发展、保障供应链安全、促进国际贸易。
面对“新身份”的加持,乌鲁木齐迅速“敞开怀抱”加速“奔跑”。
乌鲁木齐召开政企恳谈会,向广大企业家热情推介——陆港、空港、综保区要这么干:
在陆港区,打造国际回程货物分拨中心,建设中欧班列指挥调度及运力交易平台、进出口商品交易平台;谋划中欧班列乌鲁木齐集结中心多式联运集货区二期项目,提供仓储设施及物流分拨服务。
在空港区,打造面向中亚、西亚的航空枢纽,建设国际航空枢纽货运多式联运中心,试点空铁联运“一单制”等;谋划航空金融服务创新项目,试点开展飞机融资租赁业务;谋划临空国际文商旅综合体项目,申建药材进口口岸;试点航空口岸出口货物“连程直转”新模式,实现智慧化海关监管;建设中国-亚欧国际港,打造中国-亚欧投资贸易促进中心、双向展洽交流中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产业协作发展中心四大功能平台;建设中国-中亚技术转移中心。
在综保区,针对打造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建设集约式智能场站、汽车及零部件集聚分拨基地等。
与此同时,乌鲁木齐在产业、税收、科技、人才、社会政策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政策大礼包”,支持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
现代物流是经济发展的“经脉”,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
无论是乌鲁木齐构建的“5+2”现代工业体系、还是“6+8”现代服务业体系,现代物流都是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的纽带。物畅其流,人畅其行,降低全产业链物流成本,才能构建更有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在国家物流基础设施网络建设中,乌鲁木齐承担着陆港型、空港型、商贸物流型的重任,这在国内其他城市中很少见。
只有拼来的成绩,没有等来的辉煌。乌鲁木齐将站在新的高度,以枢纽为支点,以数据为纽带,以政策为保障,打造更具韧性、更富效率的现代化物流体系,提升物流服务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适配性。(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