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中亚)“天山号”班列发车仪式现场。 (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李宁艳)“今年以来,‘天山号’班列发运超过了100列,带动进出口贸易额近21亿元,基本上每天能发运2至3列。”2月21日,新疆国际陆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班列事业部总经理助理于翔说,今年公司将不断提升“铁路快通”“属地直通”“软篷施封”“铁公联运”等创新服务模式运用,进一步提高物流效率,拓宽客户群体,争取全年“天山号”班列完成700列的开行目标。
“目前,‘铁路快通’已100%全覆盖‘天山号’班列,班列平均口岸通行时间较非‘铁路快通’模式节省了2小时至3小时。”乌昌海关监管一科副科长刘敏说,“天山号+铁路快通”强强组合,有效解决了新疆地产货物装卸环节次数多、到站等待时间长等问题,通过采取“提前申报、货到验放”,实现货物随装随发,助力本地企业实现减负增效。
目前,乌昌海关向企业公开了预约通关查验联系方式,提供“7*24小时”预约通关服务,全力保障“天山号”班列加速开行。
作为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揭牌后的一项创新成果,“天山号”班列充分发挥多式联运优势,整合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资源,不断丰富开行线路、开行频次和开行范围。2024年累计开行562列,占全疆中欧(中亚)班列发运量的40%以上。
为继续让更多贸易主体享受到“铁路快通”的改革红利,乌昌海关建立“关政企”合作机制,结合辖区出口产业结构和外贸市场需求,不断拓宽申报主体、申报要素、适用范围,“铁路快通”的申报主体实现了跨越式增长,从最初不足10家货代企业拓至30余家,出口商品种类也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涉及的出口商品有家电、日用百货、日用化工、汽配、设备等20多个品类,有效提升了“天山号”班列的通行效率和竞争力。
新疆顺诚通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经理阚剑华说,通过“铁路快通”模式申报,相比传统的转关模式,货物的通关时间压缩了,运营成本也降低了。目前,“铁路快通”已经成为代理运输货物的首选申报模式。
今年,乌昌海关将继续充分释放智慧海关建设成果,聚焦产业优势,因地制宜创新中欧班列监管服务模式,助力班列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