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991-2628292
新疆网微信公众号
新疆网官方微博
新疆网抖音号
眼界新闻客户端

举报电话:0991-2628292
新疆网
微信公众号
新疆网
官方微博
新疆网
抖音号
眼界新闻
客户端
首页 > 新疆新闻

石榴花开别样红 | 从新春社火里解码“何以中国”——“打起手鼓 舞起龙”乌鲁木齐社火迎新春活动破圈启示

时间: 2025-02-14 09:33:39
来源: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新疆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2月12日,在“打起手鼓舞起龙”乌鲁木齐社火闹元宵展演现场,米东区银蛇闹元宵社火队的展演精彩纷呈。(全媒体记者石磊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郭军鸽)说到今年春节前后的乌鲁木齐,可谓是年味浓郁、破圈出彩!

自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一场接一场的“打起手鼓舞起龙”乌鲁木齐社火迎新春活动,给乙巳蛇年一个超“燃”的“开门红”,就连央视也做了报道。

舞龙舞狮、秧歌锣鼓、新疆“花儿”、麦西热甫……天寒地冻挡不住火热的心,人们呼朋引伴、携家带口找好“最佳观赏位置”,边大饱眼福,边感叹这么精彩的社火,够劲儿!

说它够劲儿,实不为过!这场以“打起手鼓舞起龙”为主题的社火迎新春活动属实是近年来乌鲁木齐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持续时间较长、规模较为集中、覆盖面较大、参与人数众多的一次社火展演活动。

从街道到乡村,从社区到学校,从机关到企业,从自发组织的退休老人,到刚放寒假的小学生……为什么这次社火迎新春活动能够如此火,得到群众这般喜爱?一句话,开放包容、万千气象的新春社火融进了新疆人的血液里,也融进了红红火火的中国年里,更走到了各族群众的心坎里。

此刻,回望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传统与开放相融合,古老与时尚相碰撞,更多人在这一场场活力满满、热气腾腾的社火迎新春活动中,读懂“何以中国”。

何以中国?读懂“非遗年”里的文化中国

喧天的锣鼓,热闹的秧歌,欢快的麦西热甫,活灵活现的舞龙舞狮、高亢激昂的“新疆花儿”……2月12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全市16支特色社火队伍及疆外4支优秀社火队伍拿出绝活和精气神儿,用一场隆重而热烈的社火闹元宵展演,为蛇年春节圆满收官。

“就是这个味儿!”来自广州的游客黄欣说。锣鼓声、欢笑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黄欣还拍下了视频分享在微信朋友圈,把乌鲁木齐这火一般的热情和祝福,传得更远。

最暖万家灯火处,最喜人间喧嚣时。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过年的仪式感尤其强烈。

从喜庆的陕北秧歌到悠扬的“新疆花儿”,从经典的舞龙到欢乐的麦西热甫,从充满惊喜的川剧变脸到独具特色的鹰舞表演……一幕幕别开生面的“疆味”社火表演,舞出了一个喜气洋洋的中国年,重新诠释着新年的“味道”。

在乌鲁木齐社火迎新春活动中,“鼓韵天山闹新春”社火队以激昂的鼓声和灵动的舞姿,拉开了非遗与丝路文化交织的序幕。

“秧歌、麦西热甫,我们都会跳!”一曲终了,参演演员、59岁的张慧云笑眯眯地说,“生活越来越好,就想使劲跳起来!”

在一场接一场的“打起手鼓舞起龙”乌鲁木齐社火迎新春活动中,激昂的锣鼓与悠扬的冬不拉和谐奏响,热闹的伞花秧歌与节奏欢快的黑走马踏着同一个鼓点,把乌鲁木齐各族群众庆新春、过大年的气氛推向高潮。

“乌鲁木齐的社火‘花样百出’,好看!”湖南游客张倩为大美新疆和谐多彩的文化魅力点赞。

的确,历经岁月的洗礼,社火等年俗逐渐丰富多元,在不同地域间展现出各具特色的风采。正如“打起手鼓舞起龙”乌鲁木齐社火迎新春活动中,传统社火与民间艺术、本土特色相融合,见证着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多元一体,书写着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族人民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灿烂篇章,向世界打开了读懂文明中国的精彩一页。

“打起手鼓舞起龙”乌鲁木齐社火迎新春活动总导演、市文化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馆长石忠明说,当手鼓与秧歌齐鸣,传统与现代共舞,古老的社火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彩,我们舞动的是文化自信,更是各族儿女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

文化,化出了团结,化出了和谐,让大家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

“巡演的路上,不少人向我请教如何跳黑走马,我也跟着音乐扭起秧歌,真是太热闹了。”乌鲁木齐县“恰秀秧歌多彩南山”社火队队员、萨尔达坂乡萨尔乔克村干部阿依达娜·井格斯说。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历史文化中进行传承发扬。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原副所长江东说,“打起手鼓舞起龙”乌鲁木齐社火迎新春活动中,黑走马、手鼓、陕西的安塞腰鼓、宁夏的高台社火、广东的英歌舞等元素纷纷亮相,在延续传统年味热闹氛围的同时,为五湖四海的宾客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也充分展现了乌鲁木齐作为丝路明珠的开放魅力。这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当代价值的生动呈现,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体现,更是精彩中国、文化中国的生动展示。

何以中国?读懂“热辣滚烫”的民生中国

“开心你就大声地笑……”“羊毛工的凉皮人人爱……”米东区“新疆花儿”社火队的“新疆花儿”一唱起,现场气氛瞬间飙升。

米东区社火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其中,三道坝镇连续两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社火之乡)称号。今年,米东的社火展演不仅注重展示传统、独特、原生态,还在节目编排上力求创新,融入了国家级非遗“新疆花儿”、安塞腰鼓、农耕民俗、中国功夫等元素,参与人数将近2000人。

“我们排练了很久,这段唱词是根据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反复打磨而来。”参与表演“新疆花儿”的第二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王秀芳说。

社火,是历史积淀的习惯,是生活汇聚的守望,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祈愿。

在“打起手鼓舞起龙”乌鲁木齐社火迎新春活动的社火表演队伍中,有古稀之年的老人,有总角之年的孩童,不论男女老幼,不分职业身份,带着热爱、欢喜和激情,在乌鲁木齐的现代化城市中,用实际行动向传承千年的这一年俗文化致敬。

从跳跃的高跷竹马、飞腾的龙争虎斗,到舞动的秧歌旱船、捕猎的老鹰小鹰、漂亮的各族服饰……在市民刘亮程的照相机里,记录着不少北方小年当天在大巴扎步行街“打起手鼓舞起龙”乌鲁木齐社火迎新春活动暨天山区分会场联赛现场的热闹场面。

“社火经过之处,锣鼓喧天,飘扬的旗帜、杂耍的队伍、五彩斑斓的服饰,装点出迎新春的红红火火,这就是年味,这更是我们的红火生活。”刘亮程说。

不仅是赛场上,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五,大巴扎步行街上,热烈喜庆的安塞腰鼓与奔放热情的麦西热甫同频,都充满了动感,充满了乐子。市民和来自各地的游客或抻着脖子、或踮起脚,一睹这里的风采。

来自成都的游客孔泉生感慨颇深:“新疆这点特别好!大家不分民族,一起闹社火,你学我一招,我教你一式,各民族自然而然融在一起,热闹非凡。”

闹社火,一个“闹”字既透出喜庆和欢腾,又带着对热气腾腾生活的向往。乌鲁木齐社火迎新春活动,同样也是各族群众自发争当主角的新春“狂欢节”。

“现在日子这么好,咋表现出来呢?耍社火就是表达心声的好时候。”参与社火展演的环卫工人马学林脸上露出自豪的神情。

一场场精彩的表演、一个个生动的表情,展现着经济蒸蒸日上的图景,也让我们更加具体地观察到经济向好趋势和高质量发展态势。

不论是手持烟袋的“媒婆”,还是威风凛凛的“狮子”,主角都是对未来满是憧憬的各族群众。

脱下戏服、洗去戏妆、走进滚烫的生活,他们是环卫工人、餐馆大厨,是农民、工人、手工业者,是重任在身的“80后”,是摸爬打拼的“90后”,是初入职场的“00后”……

“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新疆的社火表演群众性很强,都特别接地气,人们的精气神特别足,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满足。”在乌鲁木齐社火闹元宵现场,受邀而来的安徽艺术学院花鼓灯社火表演队带队老师张钰浩说。

或唱或跳、或舞或蹈、或敲或打,形形色色的表演队伍,琳琅满目的人物角色装扮下,年轻人活力满满,老年人热情四溢,一个个热乎乎的愿望共振在铿锵的鼓点里,升腾在红红火火的中国年里。

何以中国?读懂“动力澎湃”的创新中国

当“古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响起时,南来北往的“商队”走来,“商人”们展示着水果、丝绸、地毯等商品。转瞬,时代变迁的鼓声响起,由产业工人舞动的“巨龙”飞舞而起,演员“驾驶”地产轿车模型穿行,“无人驾驶”的“快递车”上场,随着鸣笛声响起,“中欧(中亚)班列天山号”也缓缓“驶来”……

“经开向上”现代工业社火队的表演,将经开区(头屯河区)先进装备制造业、商贸物流业以及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逐一展现。

“从驼铃商队到地产轿车、中欧班列、无人驾驶快递车,新疆发展的新活力、新气象、新面貌怎么能不令人骄傲?”这是通过直播观看乌鲁木齐社火闹元宵展演后,因工作原因暂居重庆的孙涛的留言。

可喜的是,新春开局,被搬上社火展演舞台的这些元素持续涌动着创新发展的澎湃动力: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忙碌依旧,今年计划交出开行中欧班列1350列的“成绩单”;陕汽新疆汽车有限公司迅速投入紧张的生产节奏,全力赶制订单……建设者们用实干描绘高质量发展画卷。

春节,是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符号,也是世界观察中国经济、深入了解中国的一个生动窗口。

因为一场接一场的“打起手鼓舞起龙”乌鲁木齐社火迎新春活动,乌鲁木齐显得更加热闹非凡,充满生机,更传递出自信豪迈的精气神和城市创新发展的新形象。

今年春节期间,因为闯出一条路让国人备受鼓舞的当数DeepSeek。它以席卷全球的方式,为中国的农历新年献上了一份新春祝福。

科技是国之利器,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掌握核心技术就掌握了未来发展主动权。

就在这两天,DeepSeek也正式接入乌鲁木齐,在经开区(头屯河区)引进的重点项目——皖疆绿色算力科技产业园(乌鲁木齐融合算力中心)完成部署上线。

社火表演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现代文化的创新。在“打起手鼓舞起龙”乌鲁木齐社火迎新春活动中,传统的舞龙舞狮、秧歌锣鼓与现代的街舞、国潮元素相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派社火”。

身着银白色“太空服”,头戴红色安全帽,步伐统一,动作与旗帜巧妙配合,展现工业科技的风采……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工业先锋”社火队的表演让观众直呼新奇又有趣。

“传统与工业科技结合,有创意。”来自西安的游客向佳华说,从这场社火展演中,不难感受到乌鲁木齐发展的勃勃生机。

是的,涌动着勃勃生机的乌鲁木齐,发展动能也更加充沛。

正如眼下,位于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的国家能源集团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活性炭分公司正在加紧生产,铆足干劲赶订单。

全力以赴拼开局的又何止这里。新春伊始,乌鲁木齐等地一些重点项目建设陆续动起来、跑起来,打破了新疆非得3月才能开工的思维定势。

站在祖国向西开放的前沿,亚洲心脏动能澎湃。在这里,我们看到中国只争朝夕、蛇行千里的发展劲头;在这里,我们看到中国日新月异、奋起赶超的创新力量;在这里,我们看到中国实干为底、勇立潮头的开放包容。乌鲁木齐的新春社火里,打起的不只是手鼓,更是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齐心协力作好示范的铿锵锣鼓;舞起的不只是龙头,更是在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中“走在前、作表率”的自信豪迈。

瞧啊,社火展演下的,是红火热烈的乌鲁木齐!是生机勃勃的乌鲁木齐,是包容和美的乌鲁木齐!这既是魅力新疆、强大中国的精彩打开,更是“何以中国”的生动诠释。

责任编辑:冶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