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991-2628292
新疆网微信公众号
新疆网官方微博
新疆网抖音号
眼界新闻客户端

举报电话:0991-2628292
新疆网
微信公众号
新疆网
官方微博
新疆网
抖音号
眼界新闻
客户端
首页 > 新疆新闻

乌鲁木齐市各区县社火亮点抢先看

时间: 2025-02-11 11:22:00
来源: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新疆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社火队在进行舞龙表演。(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唐红梅 郭军鸽 王丽丽 王丽娜 牟敏 王磊 贾梦妍 史传芝 盖煜)社火是习俗,是年味,是人间烟火,是大人眼里的怀旧,是小孩眼里的新奇,更是人们对美好明天的祝福。

“打起手鼓舞起龙”乌鲁木齐社火闹元宵展演活动,将于明日12时在乌鲁木齐文化中心与观众见面。

秧歌、旱船、舞狮、黑走马、新疆花儿、兰州太平鼓、川剧变脸……本次社火展演不仅有传统演出,还有特色节目融入,各区县的社火展演有哪些精彩值得期待?不妨先睹为快。

米东区

非遗与创新让社火名片“亮”起来

米东区社火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良好的群众基础。

当功夫“融”进舞龙,当“新疆花儿”唱响社火,当安塞腰鼓响彻云霄……米东区将有四支社火队伍拿出绝活和精气神儿,献上精彩纷呈的文化“大餐”。

安塞腰鼓以其粗犷、雄浑的表演风格,释放出奇伟磅礴的能量,令人叹为观止。

头裹白羊肚手巾、斜背响鼓、手握鼓槌。排练现场,来自卡子湾街道的社火队员马琳舞得激情满满。“我们要舞出精气神儿,舞出风采,把美好的祝福送给大家。”马琳说。

米东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梁毅说,今年米东区的社火表演相较往年,不仅注重展示传统、独特、原生态,还在节目编排上力求创新,融入了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新疆“花儿”、安塞腰鼓、农耕民俗、中国功夫等元素,让人们在红红火火过大年浓厚喜庆的节日氛围中,品味独特的“米东特色”。

经开区(头屯河区)

多元素融合展现朝气与活力

武术、变脸、原创IP玩偶、“中欧班列”……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热闹场景?

经开区(头屯河区)的两支社火队将多元素融合在一起,展现区域发展的蓬勃朝气和创新活力。

“巳巳如意”鼓震社火队新增了32名队员。排练现场,伴随着欢快、震耳的鼓声,12条“彩带龙”、4只“醒狮”翻飞其间,紧随其后的是代表传统社火的扇子舞,热闹、喜庆的节日氛围拉满。

这支队伍中还有8名戏曲演员,他们在唱念做打间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作为乌鲁木齐的工业大区和商贸物流企业聚集区,“经开向上”现代工业社火队不仅将古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场景融进社火,还将地产轿车、快递业、“中欧班列”等形象进行展示。

经开区(头屯河区)委宣传部文化科科长韩雪飞说,“经开向上”现代工业社火队大胆创新,还融入了原创IP“阿唛龙”玩偶和“黑神话悟空”玩偶形象,让传统与现代碰撞出奇妙火花,共同扭出新春的欢乐与祥和。

高新区(新市区)

社火巡游中看传统婚俗

许你凤冠霞帔一世无忧,从此清风明月长伴天涯。

2月10日,在高新区(新市区)三工街道,桂馥兰馨社火队正在排练社火,一场“传统婚礼”展示温婉而来,当音乐响起时,身着锦衣纁裳的新郎前往新娘家“接亲”,标准的接亲仪仗队在“接亲”过程中,展示了明制婚礼的全过程。

“让更多传统文化在传统节日中展示出来。”桂馥兰馨社火队领队靳煜欣说,此次社火中,队员们将通过各个细节展示传统婚俗,包括队伍中人员的服饰、头饰,“接亲队伍”所带的仗牌、鱼灯,都是复制传统的明制婚礼。

同时,在队员的头饰中,还融入了掐丝珐琅、点翠等非遗代表性项目。

靳煜欣说,社火本身就是一种民俗文化,此次社火展演中,希望通过“传统婚俗”的展示,让更多人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也通过热闹的接亲、婚礼展示,为市民和游客送上新春祝福。

甘泉堡经开区(工业区)

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碰撞”

在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社火队的彩排现场,社火队员奋力挥动着手中的大旗,随着他们统一的步伐和动作的协调,与旗帜巧妙配合,如同流动的“画卷”。

空中翻飞的每一面旗帜均镌刻着企业标识与企业文化,彰显着企业发展的蓬勃生机。

甘泉堡经开区(工业区)社火队由机关干部职工与企业员工共同组成,是一支充满青春活力和澎湃激情的队伍,他们肩负着工业发展的神圣使命,以“旗舞甘泉堡,工业涌春潮”为主题,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业精神相融合,既有展现传统文化、民俗风情的国粹戏曲、威风锣鼓、秧歌旱船和双狮采青,又有体现时代创新的科技街舞,多角度展现甘泉堡经开区的崭新形象。

天山区

百鼓齐鸣奏出奋进力量

大鼓、腰鼓、手鼓、铃鼓……在天山区社火表演中,百鼓齐鸣,奏出春天奋进的力量。

这是一支由社区干部、文艺爱好者、居民代表、返乡大学生、青少年等组成的社火表演队。

2月10日,在排练现场,鼓手们和着激昂、欢乐、喜庆的音乐,敲击出和美的乐章,舞者们跳出欢腾的舞姿。

天山区社火表演代表队舞美设计导演丁子桐介绍,社火表演紧紧围绕“打起手鼓舞起龙”这一主题,以鼓的融合,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幸福画面。最近每天都在紧张排练,将以最好的状态参加社火展演。

与此同时,天山区还结合自身优势,围绕“欢腾”“新疆的鼓”“街舞独秀”“传承”“金蛇迎春壮美新疆”五大篇章,让麦西热甫和现代街舞同台竞技,让传统舞龙舞狮、秧歌锣鼓争奇斗艳,还有“唢呐王子”亲情献技,为观众献上一场视觉“盛宴”。

沙依巴克区

“百米长龙”和“百面手鼓”齐亮相

35人挥舞一条“百米长龙”、100人敲响“百面手鼓”,这样的壮观场面将由沙依巴克区的社火队呈现。

这条“百米长龙”是由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林贵福设计制作,“百面手鼓”由沙依巴克区各族干部群众共同敲响。

哈力扎提·艾尔肯是友好南路街道石油学院社区干部,彩排现场,他和西北路北社区干部朱军不时交流着动作技巧。

“展演那天,我们会穿上红色的长衫,寓意红红火火,长衫上金色的麦穗图纹代表着丰收和希望,我们还会在手鼓上贴‘福’字,一边拍打一边跟着节奏跳舞、呐喊,把最欢乐的气氛带给大家。”哈力扎提·艾尔肯说。

这支社火队里还融入了一个小型乐队,乐队成员手持6个长唢呐,跟随表演节奏齐鸣。

“我们都是沙依巴克区文化馆的乐器演奏者,这次我们也专门为社火展演创作了一支乐曲,让大家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该乐队队长依拉木·马合木提江说。

彩排现场,还有一支陕北特色的社火队,他们有的撑起花伞扭着秧歌,有的打起腰鼓欢快地跳着,还有一位陕西民歌演唱者现场高歌,用歌声和舞姿,为各族市民和各地游客送去春节祝福。

水磨沟区

展示传统文化活力和魅力

水磨沟区将有两支社火队参与展演。

其中,石人子沟街道社火队,是由水磨沟区东部三个村的农牧民、村干部、学生群体组成,将黑走马等特色舞蹈及兰州太平鼓非遗项目、少儿舞狮等融入社火表演。

另一支名为英歌融情·水磨社火队,是由苇湖梁街道和新民路街道的文艺爱好者和社区干部组成,主要表演舞龙、舞狮、英歌舞、锅庄舞及秧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英歌融情·水磨社火队排练现场,队员们身着鲜艳的表演服,手持道具进行着最后的排练,为在决赛中精彩表现全力以赴。

英歌融情·水磨社火队指导老师、水磨沟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文物局)编导木拉提·艾克木说,这支队伍在保留传统特色的基础上创新,将经典社火元素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英歌舞、锅庄舞及国潮等元素融合,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希望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和喜爱中华传统文化。

达坂城区

社火展演“晒名片”

王洛宾先生的一首《达坂城的姑娘》,赋予了达坂城区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符号,让达坂城成为海内外诸多人士向往的地方。

本次社火展演中,观众将欣赏到一群身着各民族服饰的姑娘载歌载舞,这是达坂城区组建的“王洛宾和他的达坂城姑娘”社火表演队。

这支队伍由各民族的姑娘组成,她们来自各行各业,年龄在16岁到30岁之间。

达坂城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杜霞说,为了在传统社火队伍里融合达坂城区的特色文化,该区专门举办了首届“王洛宾和他的达坂城姑娘”选拔活动,选拔各民族演员组成社火队伍,以载歌载舞的形式展现多民族融合下达坂城姑娘的独特魅力与青春风采。

“希望通过这样的展示,让达坂城姑娘的形象具象化,擦亮王洛宾音乐文化名片。”杜霞说。

乌鲁木齐县

恰秀秧歌多彩南山

舞狮舞龙、威风锣鼓、秧歌花伞、黑走马、冬不拉弹唱……在乌鲁木齐县“恰秀秧歌多彩南山”民俗文化特色社火队排练现场,传统社火与民间艺术、本土特色巧妙融合,多种表演形式相互交织,更好地展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值得一提的是,哈萨克族传统仪式恰秀(每逢喜事,牧民都会一边跳舞,一边抛撒糖果、奶疙瘩等表示祝福)也将亮相现场。

同时,作为全市旅游资源最集中的区域,此次乌鲁木齐县社火表演中还有大型实景音乐剧《昆仑之约》的西王母、周穆王等演员,身穿彩色滑雪服、手持滑雪板的滑雪爱好者方阵等,充分展示乌鲁木齐县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等发展成果。

责任编辑:冶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