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2025自治区两会 | 自治区两会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召开 新疆主要指标增速排名位居全国前列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丽丽 王磊)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排名位居全国前列……1月2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5新疆两会新闻发布会(第3场),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解读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周旭勇介绍2024年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
“去年自治区政府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大家有目共睹,我们都是参与者、见证者。总体来讲,过去一年新疆改革发展的历程很不平凡,成绩可圈可点、令人鼓舞。”周旭勇说。
去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更加牢固。新疆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2万亿元大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主要指标增速排名位居全国前列,保持了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也为今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去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动能显著增强。新疆粮食总产全国排名上升至第13位,粮食单产首次跃居全国第一;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1亿千瓦;原煤产量、“疆电外送”“疆煤外运”量再创新高;形成一批新的大型资源基地,在保障国家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的同时,促进了新疆高质量发展。
去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质效大幅提升。自治区“千亿级”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十张网”加快建设,怀柔实验室新疆基地稳步运行,国家风力发电技术创新中心、天山实验室揭牌成立,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500家,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排名持续提升。高水平对内对外开放加快推进,“请进来、走出去”力度进一步加大,新疆作为“一带一路”核心区作用更加突出。
2万亿元,让新疆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去年,新疆77%以上的财政支出投向民生领域,推动发展成果更好惠及民生、凝聚民心。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自治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解读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2024年,新疆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显著。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
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1月2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5新疆两会新闻发布会(第3场),围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解读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发言人,自治区人民政府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周旭勇,自治区人民政府研究室党组书记、主任徐宏云,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王岿然,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副厅长谢映周,自治区商务厅党组书记、副厅长李轩,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副厅长徐锐军解读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
推动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今年的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任务,将采取什么举措?
周旭勇:自治区人民政府将全力推动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用足用好用活国家给予新疆的支持政策;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思路,在自治区党委的领导下,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路径和方案;加强研究,让各项工作措施更加具体、更有针对性,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通过解决问题推动各项工作前进,把目标导向落到实处;不断改进作风、真抓实干,牢固树立主体意识、强化责任担当,做好新疆工作最主要还是依靠全疆各族干部群众共同努力,要加强法治政府、创新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着力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确保各项举措得到有力执行、有效落实。
加快培育南疆新增长极要从三方面用力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将加快培育南疆新增长极,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能否详细介绍新疆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促进南疆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意义和如何推进落实?
徐宏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培育南疆新增长极,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旨在通过全方位加大对南疆的支持,持续壮大南疆特色优势产业,扎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确保南疆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不落伍、不掉队。在推进各项举措落实中,一是在产业培育上用力,立足南疆资源禀赋,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力量推动千亿级、百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培育新增长极、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提升南疆产业体系现代化水平。二是在新型城镇化上用力,通过构建具有南疆特色、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体系,推动南疆城乡融合发展、南北疆协调发展,加快缩小南北疆发展差距,提高南疆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三是在民生改善上用力,重大民生工程继续向南疆倾斜,切实解决好关乎群众利益的民生问题。
今年力争粮食产量再增加10亿斤
●记者:2024年新疆粮食单产首次跃居全国第一,棉花总产占到了全国棉花总产的92.2%,海鲜也成为了全国人民餐桌上的新宠。今年自治区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有哪些务实举措?
谢映周:今年,我们将聚焦党中央赋予的打造全国优质农牧产品重要供给基地的战略定位,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
坚持“稳面积、优结构、攻单产、增效益”,开展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力争粮食产量再增加10亿斤。持续巩固棉花产业优势地位,优布局、提单产、提品质,确保总产稳定在500万吨以上。提升绿色畜牧产品和优质果蔬供给能力。稳定蔬菜种植面积,提高蔬菜自给能力。大力发展生态养殖、设施循环水养殖、盐碱水养殖等。
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强化工程质量全流程监管。巩固拓展“总量控制+弹性配置”供水模式,大力推广以滴灌为主的现代农业节水技术。稳步提高制种能力和质量水平。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研发推广,大力发展智慧农业。提升农业科技服务质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服务向南疆倾斜。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实施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行动,大力发展农产品产地加工、精深加工、食品加工。促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一批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和亿元村。深化农产品市场开拓和品牌营销。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健全新型经营主体扶持政策同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
大力培育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发展以托管为主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继续实施棉花目标价格补贴、小麦耕地地力补贴、三大主粮完全成本保险及财政支持政策,调动农民种粮植棉积极性。
持续加力建设“十大产业集群”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5年要加快“十大产业集群”建设,请问自治区下一步在构建具有新疆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还将有哪些突破?
王岿然:2025年,我们要在三个“突出”上持续加力。
一是突出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十大产业集群”赋能。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开展重点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创新成果应用,推动科技创新与“十大产业集群”深度融合。
二是突出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十大产业集群”提质。深入推进产业数字化,兼顾绿色低碳转型和经济发展需要,积极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三是突出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为“十大产业集群”增效。加快构建完善“十大产业集群”“1+10+N”政策体系,培育一批产业链“链主”企业,积极推动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巩固提升产业体系韧性和安全水平。
持续扩大对内对外高水平开放
●记者:2024年新疆全方位对内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中国(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高效推进。请问今年自治区在加快高水平开放方面有哪些重要考虑?
李轩:2025年,我们将全力推进改革创新,持续扩大对内对外高水平开放。
全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落实国家稳外贸政策,出台一系列配套工作举措,实施外贸新动能拓展行动,大力发展中间品贸易,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外贸新业态。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数字贸易和绿色贸易。充分发挥各类展会平台作用,高质量办好2025(中国)亚欧商品贸易博览会。
高标准建设自贸试验区。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改革措施复制推广,推动沿边自贸试验区创新发展。我们将加快推进改革试点任务落地实施,完善工作推进和考核评估机制,推动自贸试验区信息化平台建设,继续推进自治区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加快形成新的改革创新成果,确保2025年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任务落地实施率达到80%以上。
加快口岸现代化建设。落实《自治区口岸建设方案(2023-2026)》,统筹推进口岸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别迭里口岸常年开放。加快智慧口岸建设步伐,提升中国(新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的质量和水平,积极拓展地方特色应用。开展口岸综合绩效评估,推进口岸国际国内合作交流。促进双向投资固稳提质。全力打造“投资新疆”品牌,有效发挥自贸试验区、国家级园区等开放平台龙头引领带动作用,聚焦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加大吸引外资力度。落实好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促进办法,继续开好外资企业圆桌会议,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推进对外投资合作,鼓励支持企业“走出去”,做好援外项目组织实施,推进“小而美”项目合作。深化拓展区域经贸交流合作。积极参加与中亚等周边国家经贸交流对接、项目推介等贸促活动。密切与港澳地区合作交流,努力开拓东盟、中东、非洲等市场,持续完善并用好与周边国家地方间经贸合作机制。
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十张网”
●记者: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4年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为构建基础设施“十张网”奠定新基石,能否介绍一下有关情况?2025年自治区在“十张网”建设上还将有哪些着力点?
王岿然:“十张网”是新疆构建“上天入地、四通八达、贯通内外”现代基础设施体系的“施工图”,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安全效益相统一的“凝结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战略之举。2024年,一批重大战略性、牵引性、标志性重大工程取得积极进展,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动力显著增强。
2025年,我们将以推进基础设施一体衔接、协同融合为导向,加快建设基础设施“十张网”。一是强谋划、聚合力,让项目前期工作“快起来”。用好“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再抓紧谋划一批标志性工程,不断扩大完善“十张网”项目清单。发挥重大项目协调推进机制,能早干的尽力早干、能并联推进的并联推进,强化项目资金、用地、用林、用能、环境容量等要素保障。二是重实干、抓重点,让经济发展势头“热起来”。坚持续建项目抓进度、储备项目促开工,加快建成乌鲁木齐机场改扩建、格库铁路扩能改造,“疆电外送”第三通道等一批重大工程,开工建设别迭里口岸公路、G3033奎屯—独山子—库车高速公路、淖毛湖至梧桐水疆煤外运铁路、伊阿铁路、临哈铁路扩能改造、克拉玛依机场改扩建工程、乔诺水库等一批重大项目,以基础设施“十张网”建设引领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势头。三是固根本、惠民生,让各族群众生活“富起来”。每张网都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特别是城市地下管网、天然气管网、公路网、铁路网等,我们将系统实施城市燃气、供排水、供热等市政老化管道和设施更新改造工程,加快实施南北疆天然气利民管道工程建设,大力推进一批国省高速和农村公路建设,让各族群众在享受发展成果中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今年新疆文旅将抓好“六项重点工作”
●记者:2024年自治区先后建成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西域都护府博物馆等一批重点文博场馆,设立颁发“天山文学奖”,全年旅游人次突破3亿人次等,文化润疆取得新进展。请问,今年自治区在深入推进文化润疆方面特别是发展文旅产业方面有哪些举措?
徐锐军:2024年新疆文化和旅游取得靓丽的“成绩单”,文旅发展顶层设计高、各项数值指标高、文艺创作演出质量高、公共文化服务满意度高、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水平高、文旅融合发展势头高以及对外交流传播质效高。
2025年,我们将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工作主线”,把握自治区成立7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立足文化润疆、旅游兴疆,着眼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建设文旅产业集群“两个关键”,下功夫抓好繁荣文艺创作演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活化利用、推动文旅产业发展、促进文旅深度融合、讲好中国新疆故事“六项重点工作”,推动新疆由文旅资源大区向文旅经济强区迈进,为建设文化强国、旅游强国贡献新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