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5乌鲁木齐市两会】两会深一度 | 把“路线图”变为“实景图”——乌鲁木齐市区县这样干
达坂城区拥有丰富风、光、水、煤层气资源。(达坂城区委宣传部供图)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史传芝 贾梦妍 王丽丽 唐红梅 牟敏 王丽娜 盖煜 王磊 郭军鸽)多彩的画卷在砥砺奋斗中次第铺展,时代的华章在赓续前行中不断书写。
乌鲁木齐市两会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描绘了“路线图”。怎么样把“路线图”变为“实景图”,交出让人民满意的答卷?随着市两会胜利闭幕,各区县以钉钉子的精神抓落实,大家纷纷表示,蓝图美好,贵在落地;愿景在前,更要奋进。今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也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实干,是实现美好蓝图的唯一路径。
甘泉堡经开区
构建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产业体系
市政协副主席、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区)党工委书记袁建华说,今年,该园区将持续落实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任务,抓好标志性项目和成果建设,立足工业发展强基突进,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依托新材料、新能源优势产业基础,积极融入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发挥区域先进结构材料先发优势和“增量配电网+绿电产业园”配套优势,围绕园区产业定位,谋划引进一批高质量项目,推动一批央、国企战略合作项目和关键产业项目落地建设。
年初,园区已初步梳理出重点项目57个,包含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材料、新型铝合金材料、新型储能设备制造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加快推动项目建设,构建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的开放型特色产业体系。同时,积极探索“多园多区”开放平台,探索建设铝交易中心,加快构建新能源、新材料等大宗工业品深加工集散基地,吸引外资企业和外贸项目落地。
探索打造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甘泉堡协同拓展区,共享国际班列、公路运输专用“绿色通道”等优惠政策,融入陆港空港建设,实现错位互补发展。
米东区
加快建设光伏基地 为经济注入“绿”动能
市人大代表,米东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肖永东说,米东区积极主动融入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紧紧围绕新疆建设全国能源资源战略保障基地的战略定位,按照首府“南风北光”的总体布局,抢抓机遇,积极推进北部沙漠光伏基地加快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能。
北部沙漠光伏基地建成后,预计每年可实现工业产值96亿元、工业增加值42亿元,新增税收8亿元。每年能实现送电量386亿千瓦时,也就是386亿度电,可以满足1150多万个家庭一整年的用电需求。同时,还将有效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排放,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
目前,北部沙漠光伏基地已经获批12个光伏项目,总装机规模达到了1675万千瓦,计划总投资565.8亿元,2024年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71亿元。在这12个光伏项目中,中绿电350万千瓦、华电50万千瓦以及国能100万千瓦3个项目已分别于2024年5月、9月和11月成功实现并网发电。
肖永东说,下一步,米东区将重点推进其余总装机规模为1175万千瓦的9个光伏项目加快建设并网。同时,针对剩余尚未开发的900万千瓦的光伏指标将加大招引力度。
经开区(头屯河区)
重点发展三大产业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市人大代表,经开区(头屯河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区长)丁志军说,新的一年将用足用好新疆自贸试验区释放的红利,紧紧围绕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和商贸物流三大产业,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努力在全市乃至全疆展现新作为。
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产业方面,将引导企业深挖国内市场潜力,拓展内销空间,用好对外开放功能平台,拓展国际市场。推动专用设备制造业扩大规模、释放产能,打造专用设备制造产业集群。发挥产业联盟作用,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上下游企业协同合作,构建产业生态内企业互补共赢新局面。
在推动数字经济产业提效方面,全力承接自治区数字政府建设,招引重点数字政务企业落户,培育中小企业开放协作、多方参与的数字政府产业生态圈,积极申报数字经济产业园,创建自治区“软件名园”。
在做强商贸物流产业方面,强化国际陆港区枢纽功能,进一步优化物流组织服务,打造新疆“天山号”班列组织平台体系。探索建设国际货物回程分拨中心,提升回程班列发运数量,扩大进口贸易规模。加快综合保税区提档升级,扩大保税加工规模,加快培育医疗设备等保税维修、大型工程机械保税租赁、文物及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等业态,支持跨境电商快速发展。
高新区(新市区)
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先导区
市人大代表、高新区(新市区)委副书记刘灝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创新”“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优势产业”“高水平开放”等词汇,进一步为高新区(新市区)的工作指明了方向。
高新区(新市区)在2024年全国178家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位列第49名,进入第一梯队。2025年高新区(新市区)将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先导区,打造科创中心、人才高地,建设新疆自贸试验区样板区,打造空港枢纽、开放窗口,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核心区,打造和谐家园、幸福之城。
高新区(新市区)将坚持扩大内需,发挥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作用,激发经济内生活力,还将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在提升工业支撑作用方面,将巩固发展石油化工产业,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同时要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落实新疆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加快培育发展临空经济,深度融入首府“五大中心”建设,持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天山区
找准切口让民生新福祉可感可及
市人大代表,天山区委副书记、副区长、代区长阿里木·马木提说,新的一年,天山区将以凝聚人心为根本,守牢安全稳定底线,全力聚焦金融、文旅、商贸等主导产业,积极促进投资消费,探索新质生产力试点,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多办利民实事,多解民生难事,让人民生活更富裕、更安康、更幸福。
围绕城市更新建设,推进一批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实施一批管网改造、路网优化等功能提升项目。下大力气解决好交通堵、停车难、灯不亮和背街小巷“脏乱差”等问题。
坚持把就业当作民生头等大事,促进各类群体稳定就业增收。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围绕健康首府建设,发挥辖区医疗机构集聚优势,带动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让“头疼脑热”等小病在“家门口”就能得到解决,探索医养、医幼新路径,推行社区嵌入式托育新模式,试点建设一批医养结合综合体,聚焦“一老一幼”托起“朝夕幸福”。
沙依巴克区
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持续发力
市人大代表,沙依巴克区委副书记、代区长艾斯卡尔·阿布都热西提说,今年,沙依巴克区将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在促进有效投资上,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坚持冬季打基础,加紧完善前期手续,确保开春即开工、起步就冲刺;抓好储备城市更新项目、地下管网和综合管廊项目,实施城中村、老旧小区综合改造,不断改善人居环境;优化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科学制定招商目标企业清单,全力招引好项目、大项目。
在扩大内需上,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紧抓节日消费热点,创新举办城市购物节;加快培育引进电商龙头企业,做大做强“一县一品”等直播基地;繁荣发展首店、首牌、首秀、首发经济,助力小米交付中心、洛克维尔艺术文化产业园更好发展。
在产业发展上,围绕“5+2”现代工业体系建设,加快长胜片区石油及西山片区煤层气开发利用,推动城南20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打造“先进制造+研发办公+总部大厦”新型工业;围绕“6+8”现代服务业布局,锚定生活性服务业布局优化,加快推进城南物流港项目一期投产,提升“红山—友好”商圈核心承载力;打好“一产接二连三”特色牌,积极发展高端水果、绿色有机蔬菜种植,布局畜产品及特色农副产品深加工,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销售效率和效益。
水磨沟区
发展三大主导产业打造现代服务业新高地
市人大代表,水磨沟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卫东说,水磨沟区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深入贯彻落实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安排部署,围绕“一廊引领、五区协同”空间发展布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文化旅游三大主导产业。抢抓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机遇,大力发展以会展产业为引擎的现代服务业,计划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和会展配套服务企业,承(协)办各类国内外展会论坛50场以上。加快建设丽思卡尔顿酒店集群、绿地银河国际等高端服务项目,统筹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发展,打造全疆现代服务业新高地。充分利用驻区高校等科创平台优势,积极导入成果转化、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企业研发中心等科创要素,加快推动创新研发、专家人才及科技服务集聚发展。依托新疆国际医疗中心(国际医院)的建成运营,发展具有国际吸引力的高端医疗服务,不断壮大康养产业并走向国际。
水磨沟区还将坚持“文旅+消费+百业”的发展理念,加快新疆红树林未来城市国际度假村等项目建设,壮大特色冰雪产业,不断创新天山明月城·丝路有戏、摩界969文创旅游公园等消费场景,推动全域旅游、全民消费,实现“一业兴、百业旺”。
达坂城区
发挥好资源禀赋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
市人大代表,达坂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赵凯说,2025年,达坂城区将积极融入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和首府“5+2”现代工业体系,紧紧围绕新能源、油气矿产、装备制造等领域,加快构建具有达坂城特色的现代工业产业体系,为首府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大力推动浩阳10万千瓦增容、金风科技13万千瓦风光同场等8个新能源项目建设,确保年底并网发电。积极推动达坂城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加快中能建压缩空气储能项目申报工作,争取早日获批。加快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转化利用,重点配合做好柴窝堡凹陷区北缘油气资源勘探、久刚矿业采矿权整合等工作,着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大力推动现代工业产业园发展,围绕金风总装厂“链主”招商,坚定不移发展装备制造业。
做强二产的同时,也将做精一产、做优三产。深入实施“品牌富农、品牌强农”战略,树好“达坂城驼奶”品牌形象,依托农业现代产业园精准招商,引进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实施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农业特色产业项目,不断优化提升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积极探索文旅产业市场化运营模式等,推动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乌鲁木齐县
精准定位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
市人大代表,乌鲁木齐县委副书记、县长马建国说,乌鲁木齐县将紧紧围绕市委、市人民政府“做强二产、做优三产、做精一产”的工作思路,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提升产业能级。
在一产方面,将大力发展都市现代农业。深挖草莓、中草药、鸵鸟、虹鳟鱼等特色种植养殖潜力,培育和引进一批链主企业,在大田种植、设施农业、农产品加工和休闲农业方面协同发力,打响乌鲁木齐县区域公共品牌,打好“一产接二连三”特色牌。
二产方面,将持续激发工业活力。推动华能风光同场加密示范项目建设,加快建设国电投分散式、中元鼎盛30万千瓦等项目。支持老旧风电场和现有工矿企业技改升级。加大油气、煤层气、地热等资源勘探进度,启动塔拉德萨依矿区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三产方面,将不断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推出一批更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旅游线路,打造精品景区集群和冰雪产业集群,做优“心灵四季美丽南山”“乐享冰雪心宿南山”文旅品牌。大力培育特色餐饮、特色街区,推出更多高品质酒店、民宿和露营地,健全“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