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政协委员马建明(全媒体记者刘青霞 饶俊华摄)
乌鲁木齐市政协委员陈平(全媒体记者刘青霞 饶俊华摄)
现象
●网友“乘风破浪”留言:开车在路上,每次遇到外卖、快递骑手闯红灯或者横穿马路跟机动车抢道,都会捏一把汗,这种行为很容易引发事故。
●网友“荷香”留言:我经常点外卖、收快递,我们的生活离不开骑手,但是有的骑手不戴安全头盔、在车流中穿行,确实挺吓人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饶俊华 王畅彤 刘青霞)近年来,电子商务及互联网新业态行业迅速崛起,网络餐饮外卖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外卖、快递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但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管理、外卖骑手安全管理等问题也显露出来。
2024年7月,乌鲁木齐晚报报全媒体平台聚焦“骑手”出行中的交通违法现象,推出《如何破解“骑手”上路速度与安全之困?》报道,引发社会广泛关注。2024年底,乌鲁木齐市启动外卖餐饮配送电动自行车交通安全百日攻坚集中整治行动。经过多部门联合治理,“骑手”交通违法行为数量有所下降,但不靠右侧行驶、不戴安全头盔、横穿马路等违法行为仍然存在。
乌鲁木齐市两会上,多位市政协委员也关注到了这一问题。市政协委员陈平建议,相关部门应明确各自在外卖行业监管中的职责,建立协同监管体系,确保监管工作全面、高效。
陈平说,可以由市场监管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交警部门等多部门联动,参照其他城市成熟经验办法,完善乌鲁木齐市外卖行业配送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行业管理职责,从行业准入、市场清退、溯源追责、“骑手”管理等方面构建协同共治监管。
餐饮外卖行业主管部门可以参照成都市、南昌市等地成熟经验,督促餐饮外卖企业建立健全“一人一车一证一码”制度。通过对“骑手”和车辆进行编码,将编码印制于配送员送餐箱显著位置,进一步强化管理和监督;建立“红黑榜”、“黑名单”等奖惩机制,针对违法“骑手”较多的站点采取停业整顿,对多次严重违法的“骑手”,列入“交通违法黑名单”,并将信息向行业协会进行推送,起到惩戒作用。
陈平还建议,督促平台企业持续升级完善平台算法。完善内部管理机制,从餐饮外卖企业平台和外卖“骑手”的内部考评入手,通过科技信息化手段不断升级完善平台算法,优化订单分配规则、考评体系、配送规范原则等,给予外卖“骑手”更加合理的送餐完成时间,避免因凑单、时间紧而产生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针对多次违法的“骑手”,通过警告提醒、限制接单、强制停单等手段加强监督和制约。
市政协委员朱冉说,一些“骑手”为了“刷单量”而赶时间,交通违法行为时有发生,特别是夜间视线差,更容易发生安全意外。
在朱冉看来,让外卖“骑手”速度“慢下来”,需要社会各界的合力。
“首先要指导和监督平台企业,通过更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让骑手慢下来。”朱冉说,针对夜间安全,建议外卖平台为所有配送人员统一配备印有编码的安全反光标识马甲,然后将安全反光标识马甲与外卖配送人员的个人信息进行捆绑管理。这样,一旦发生交通事故,相关部门可以迅速追溯到责任人,便于事故处理和责任追究。
此外,针对外卖“骑手”乱停乱放的情况。朱冉建议,合理划定骑行、停车区域,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环境。
市政协委员马建明也带来了《关于加强外卖骑手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建议》。
“建议制定相关法规,明确要求平台合理设定订单数量、准时率、在线率等考核指标,并适当延长配送时间。”马建明提出改进算法规则,将送达时间点改为送达时间段,将超时差评扣款改为扣分制,实施红灯补时。
另外,建议外卖企业重视员工安全宣传,加强行业自律,强化对外卖配送人员的岗前及日常交通安全教育。
“作为城市的一员,我们应该体恤外卖配送员的艰辛,但不能忽视他们的违法行为。为了营造安全、有序、和谐的交通环境,我们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提升交通安全意识,促进职业规范,共同维护良好的城市秩序。”马建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