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十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集中采访 十位代表围绕生态环境、公共体育设施、教育均衡等方面进行解答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唐红梅 王丽丽 王丽娜 史传芝 牟敏 王磊 盖煜 王煜)1月14日,乌鲁木齐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举行集中采访。葛广峰、哈米提·买买提伊明、甘亚强、丁志军、刘卫东、赵凯、肖永东、郑新军、曾凡付、吕风洲十位人大代表,分别就生态环境质量、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助推教育均衡、重点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解答。
葛广峰
让首府蓝天常在、空气常新
市人大代表、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葛广峰:2024年,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整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相较2013年有监测记录以来,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实现了“三个突破”,水磨河被评为自治区首批“美丽新疆·生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乌鲁木齐市获评生态环境部激励表扬城市,也是全疆唯一获评城市。2025年,将在巩固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整体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基础上,持续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结构优化调整,不断加大燃煤源、工业源、移动源、城市面源协调治理力度,让首府蓝天常在、空气常新,为天山北坡城市群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贡献更多乌鲁木齐力量。
哈米提·买买提伊明
新增50个全民健身晨晚练点
市人大代表、市体育局局长哈米提·买买提伊明:今年乌鲁木齐将继续推进社区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程,计划在不少于200个社区(村)投建1200余件室外健身器材;依托全市原有基础,新增全民健身晨晚练点50个,不断丰富乌鲁木齐场地设施供给、满足市民健身需求;新增500名社会体育指导员进驻全民健身晨晚练点开展科学健身指导、小型赛事活动组织工作;组织开展不少于1000场次的体育赛事和活动;继续推出乌鲁木齐马拉松、市民运动会、智力运动会等品牌赛事活动,满足不同年龄段、群体的参赛需求,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参与感。
甘亚强
优化资源配置助推教育均衡
市人大代表、市第一中学副校长甘亚强:学校实现三个校区的均衡发展,市第一中学绿谷校区有百年历史的积淀,为其他校区的办学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助力。2024年6月,市第一中学河马泉校区开始招生,第一届招生成果显著。后期,将逐步扩大初中、高中招生规模;借助名师送教、集团校联合教研等多种方式,用好集团智慧,发展优质教育。在保证现有的教育教学质量的前提下,让优质教育惠及城南城北,辐射城东城西,涵盖高中初中。争取为全市人民提供更好的、更多的优质教育学位,继续扩大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的影响力,让更多市民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丁志军
重点推进三大产业发展
市人大代表、经开区(头屯河区)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区长)丁志军:经开区(头屯河区)将用足用好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释放的红利,围绕装备制造、数字经济和商贸物流三大产业,加快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过程中,将推动专用设备制造业扩大规模、释放产能,打造专用设备制造产业集群。在推动数字经济产业提效的过程中,招引重点数字政务企业落户,培育发展数据生产、流通、应用等企业。在做强商贸物流产业过程中,打造新疆“天山号”品牌班列组织平台体系,吸引更多货物在陆港区集聚发运。
肖永东
加快北部沙漠光伏基地建设
市人大代表、米东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肖永东:近年来,米东区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在北部沙漠谋划建设总占地面积103万亩、总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的新能源光伏基地,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绿色动能。目前,北部沙漠光伏基地已经获批12个光伏项目,总装机规模达到了1675万千瓦,计划总投资565.8亿元,2024年全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2.71亿元。下一步,将重点推进其余总装机规模为1175万千瓦的9个光伏项目加快建设并网。针对剩余尚未开发的900万千瓦的光伏指标,组织有意向的优质企业进行项目申报。
刘卫东
打造全疆现代服务业新高地
市人大代表、水磨沟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卫东:今年,水磨沟区大力发展以会展产业为引擎的现代服务业,计划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会展企业和会展配套服务企业,承(协)办各类国内外展会论坛50场以上。加快建设丽思卡尔顿酒店集群、绿地银河国际等高端服务项目,统筹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发展,打造全疆现代服务业新高地。利用驻区高校、实验室及科创平台优势,加快推动创新研发、专家人才及科技服务集聚发展。加快新疆红树林未来城市国际度假村等项目建设,创新天山明月城·丝路有戏、摩界969文创旅游公园等消费场景,推动全域旅游、全民消费,实现“一业兴、百业旺”。
赵凯
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
市人大代表,达坂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赵凯:2025年,达坂城区将积极融入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深入贯彻乌鲁木齐市“5+2”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动新能源、矿产资源开发,为首府高质量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全力做好达坂城区第二轮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规划,大力推动达坂城高崖子抽水蓄能电站早日开工建设,奋力推动新能源再上新台阶。抢抓国家新一轮找矿战略机遇,深入挖掘达坂城区丰富优质的玄武岩、铜、石油、煤层气、天然气等矿产资源,加快重要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转化利用,着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郑新军
多举措发展数字经济
市人大代表、新疆软件园园区党委书记、新疆软件园有限责任公司党支部书记兼董事长郑新军:2025年将聚焦软件信息产业,主动承接自治区数字政府建设,招引数字政府上下游企业落户,培育开放协作、多方参与的数字政府产业生态圈。推动产业链大中小企业深度融合发展。引育一批服务型数商、重点领域数商和行业龙头数商,打造乌鲁木齐算力集聚区。促进园区企业转型升级,引导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借助经开区(头屯河区)新成立的上海数据交易所丝路合作中心,为全疆企业提供数据确权、登记、清算和交付等服务。
曾凡付
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市人大代表、德蓝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凡付:作为国家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近年来,公司将8%至10%的营收投入到研发创新中,德蓝承担的各级科研项目共计73项,已申请国家专利393项,已获得授权专利113项。牵头编制两项国标和一项行标,参编国标和行标共14项。德蓝提前布局超滤膜研发项目,实现超滤膜技术自主可控,建成国家新型膜材料前沿产业基地。2025年,公司计划对膜生产线进行改扩建,解决膜的工业化量产、技术创新瓶颈等问题,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优质超滤膜内循环,实现高品质膜材料的自主可控。
吕风洲
优质营商环境助民营经济“枝繁叶茂”
市人大代表、新疆勤吕之家餐饮连锁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新疆迎港文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吕风洲:去年,我们见证了许多务实而富有远见的政策在乌鲁木齐落地生根,涵盖了市场准入、税费减免、融资支持、人才引进、法治保障等多个领域,特别是政府联合金融机构陆续推出的“贷款贴息”“无还本续贷”等业务,不仅为企业提供了便利,更为地方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今年,期待政府出台更多利民利企政策,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加大融资扶持力度、构建良好政商关系等举措,推动乌鲁木齐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民营企业创新创业搭建更广阔的平台。
本文图片均由全媒体记者石磊、雷婷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