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991-2628292
新疆网微信公众号
新疆网官方微博
新疆网抖音号
眼界新闻客户端

举报电话:0991-2628292
新疆网
微信公众号
新疆网
官方微博
新疆网
抖音号
眼界新闻
客户端
首页 > 新疆新闻

聚焦2025乌鲁木齐市两会|2025 砥砺前行 未来可期

时间: 2025-01-15 10:43:25
来源: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新疆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月1日晚,乌鲁木齐灯光秀楼体亮起“你好2025”。(乌鲁木齐晚报资料图片)

今年工作展望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自治区成立70周年,做好政府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坚决落实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市委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工作主线,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开放和安全,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防范化解重点风险隐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深化人民城市建设,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生活水平,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五五”开好局、起好步奠定坚实基础,在全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打头阵、挑大梁,在中国式现代化新疆实践中走在前、作表率。

重点做好十个方面工作

一、牢牢扭住总目标,坚决守住安全稳定底线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守护人民安宁。

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

用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依法解决群众合理诉求。

引导新就业群体在基层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巩固发展民族团结,创新民族团结示范载体,用好红色遗址、博物馆、院校研学基地等资源,以“小基地”汇聚“大能量”。

●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各族青少年交流、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深入推进青少年筑基工程。

●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浸润人心,推出歌舞剧《遇见王洛宾》、话剧《海羊》、秦腔《程婴救孤》等一批文艺精品,完成各类演出300场

●实施文物平安工程,持续推动乌拉泊古城、阅微草堂、文庙等重点文物保护和活化利用,启动《乌鲁木齐简史》等史料编纂,让历史发声,让文物说话。

三、聚焦稳投资促消费,持续激发经济内生活力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大力推进国家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谋划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投资建设。突出抓好米东区400万千瓦光伏等24个电源项目,重点推进达坂城区140万千瓦抽水蓄能等7个储能项目,谋划实施新建750千伏变电站、扩建750千伏主变电网等项目。推动121个续建、22个新建房地产项目,加快19个储备房产项目转化。

◆加快释放消费潜能。用好中央加力扩围“两新”政策,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推出“春醒年货购物潮”等一季一主题购物节。持续提升“骄阳看雪”“马上旅游”等文旅品牌影响力,高质量举办“一年双马”等精品赛事,持续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旅游休闲街区、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积极促进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

四、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着力提升产业能级

坚持做强二产。围绕构建“5+2”现代工业体系,以新型工业为骨干引领产业发展。推动中国一重、许继电气等企业落地,促进乌石化年产200万吨PTA及PX扩能改造、世纪云半导体金刚石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

坚持做优三产。围绕“6+8”现代服务业布局,加快建设城南商贸物流港等一批重点项目。持续推进生活性服务业结构优化、品质提升,加快建设丽思卡尔顿酒店集群、红树林未来城市国际度假村、绿地银河国际商业综合体等高端服务项目。办好文旅消费季、品牌音乐节等活动,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

坚持做精一产。持续打好“一产接二连三”特色牌,建设高标准农田1.49万亩,打造高产示范基地10个,改造温室大棚300座,牛羊禽肉产量稳定在3.5万吨以上。打造自治区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34个,推进美丽村庄建设向美丽乡村经济转变。

五、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多维提升核心竞争力

提升创新效能。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力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00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突破200家,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50家

强化科技供给。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国家和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等技术攻关项目50项以上。加快中国—中亚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新疆科技成果(技术)交易中心建设,力争全年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25亿元,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12%以上

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持续实施“红山英才”培养项目,积极争取“新疆工匠”人才项目。

六、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国资国企改革,系统推进同质业务整合、平台企业转型、激励约束考核等工作。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完善市对下财政体制,加强向区(县)放权赋能的培训和监管。深化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用好市级赋予的经济管理权限,积极探索飞地园区、一园两地政策创新。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3个最大限度减少”要求,为民营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营造更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加强要素配置保障,用足用好新型工业用地(M0)政策。聚焦“19365”集成政务服务改革,更新服务观念、重塑服务习惯、优化审批流程。

七、加快高水平开放,打造向西开放新高地

★提升对外开放平台能级。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深入开展制度创新、融合创新、开放创新,重点抓好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申报、米东区和甘泉堡国别产业园建设,积极推动药品(药材)进口口岸申建等工作,确保年内完成89%以上的改革任务。

★增强“一港、五大中心”主要承载地功能。积极推进“国际回程货物分拨中心”建设,发挥中欧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作用,抓好多式联运集货区二期等重点项目。围绕建设“区域性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加快中亚商贸物流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争培育超亿元外贸企业80家以上。持续推动国际旅游合作,接待入境旅游团队4000个

★不断扩大对外交流合作。健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地方间交流合作机制,办好中国—亚欧博览会。在高新区、天山区试点建设国际化社区。

八、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发挥城市规划引领作用。加快乌鲁木齐都市圈建设,强化区域协同。

推进城市更新改造。重点实施107个城镇老旧小区、6个城中村(自建房)提升改造项目。完成8.7公里供水管网、24.3公里污水(再生水)管网、100公里老化燃气管道更新改造。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打通金阳路、北四路、北六路等7条“丁字路、断头路”,新建13个小游园和一批装配式公厕,新增1000个限时免费停车泊位、2000个平面停车泊位。

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巩固深化天山北坡城市群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治理成果,持续推进“四源”和煤田火区治理。探索荒山及煤矿采空区绿化生态公园建设和“光伏+治沙”“草光互补”生态修复新模式,全力推进“三北”工程建设。

九、聚焦群众所需所盼所急,更大力度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促进更高质量就业。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5万人以上,新增创业6000人以上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现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0%。科学谋划学校新改(扩)建,再组建10个教育集团。推行普通高中“千人扩容”计划。

●加快健康首府建设。实现全市95%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国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标准,把2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社区医院。依托社区(村)卫生服务站(室)打造30个旗舰中医馆、60个标准化中医阁,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安全、便捷的优质医疗服务。

●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集体补助试点。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残疾人、困境儿童等特殊群体保障服务。

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着力打造有为政府

强化政治建设。

坚持依法行政。

提升工作效能。

坚守廉洁底线。

责任编辑: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