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春天,党中央作出新一轮对口支援新疆的重大战略决策,19个对口援疆省市随即密集进疆,中央部委纷纷出台援疆新策,中央企业主动参与边疆建设,天山南北续写着“边塞新曲”。 倾情: 带着全国人民的重托出发 2010年年底以来,来自全国19个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和企业的5600多名科技人员、教师、医生、企业家和援疆干部,带着中央的重托和全国人民的深情进入新疆。 与前6批对口援疆相比,新一轮对口援疆的参与省市、受援地、援助内容都有很大变化。有学者指出,新一轮对口援疆声势之浩大、规模之空前令人振奋,举全国之力加速一个边疆省区的发展,也体现了中央推动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坚定决心。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在各援疆力量的眼里,对口援疆是新疆的需要,也是其他地区的需要,既有利于发挥新疆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也有利于拓展全国发展的市场空间和回旋余地。 两年来,在多次与援疆干部和技术人才交流中,记者听到最多的是:“一定要把援疆工作当作分内事、当作自己的事去做好。”这样的决心,感动了新疆的干部,感动了当地各族群众。 倾力: 携手共绘美好蓝图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各对口支援省市已组织实施了超过1600个援疆项目,投入援助资金超过150亿元,是前13年援疆工作累计无偿援助资金物资的近4倍,支持力度前所未有。其中,80%的政府性援疆资金用于民生建设,有效解决了受援地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中最直接、最现实、最急迫的难题。 5月4日,对口支援和田地区的北京市编辑出版了50000册《和田地区地毯简明教程》,免费向和田地区人民捐赠,帮扶当地农民做好这一富民增收的新兴产业。两年来,对口支援新疆的19个省市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求,与当地群众一起寻求致富路径,许多尝试已经见到实效。 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以来,中央驻疆企业将参与新疆开发建设与造福当地群众相结合,招用新疆当地劳动者的比例明显提高。目前,80余家中央驻疆企业员工总数逾六成为新疆籍员工。 援疆干部和人才是对口援疆的中坚力量,不少援疆干部以“夜总会”(夜晚总是在开会)、“白加黑”(白天加晚上都要工作)、“5加2”(每周5天工作日加上2个休息日都要上班)式的工作方式和热情,赢得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认可,新疆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 倾智: 新疆内功不断提升 在注重民生建设的同时,新一轮对口援疆把“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支援”与“互利”相结合,形成了全面推进的新局面。 对口援助阿克苏的浙江省为实施“造血”计划,启动了“双语”教育能力培训;深圳市在2010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首次设置了“智力援疆”展区;2.2万名新疆未就业大学生赴对口援疆省市培养锻炼…… 产业援疆是助推新疆练内功的主要渠道之一。在自治区举办的中央企业产业援疆推介会上,中央企业与自治区签约近90个项目,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7000多亿元。 各对口援疆省市还将其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与新疆的资源、区位等优势结合起来,引导、鼓励企业到新疆投资。2011年全疆引进对口支援省市经济合作到位资金1281亿元,同比增长60%。 如今,盼“授疆以鱼”变“授疆以渔”的理念,正悄然扎根于新疆干部群众心中,主动参与援疆项目建设已经成为许多人的就业方向。
责任编辑:邱媛媛
点此进入胡杨林社区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