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数字报 | 加入收藏夹
首页>>专题>>2014年一月专题>>新疆5市3县打造乌昌石城市群>>纵观全国城市群建设
 站内 

城市群大战四起 城镇化规划何时出台?

来源:  作者:   2014年01月23日 16:34:40

  新疆网讯 在去年11月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有关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然而,在三中全会结束至今,新型城镇化规划却迟迟未能出台。

  不过,随着中央城镇化会议的结束,新型城镇化规划也已上报国务院,但尚未给出明确的出台时间,对此,还有消息称规划很可能在春节前后发布。

  据新浪财经报道表示,今日发改委召开首次例行新闻发布会,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表示,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讨论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规划根据会议代表提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并已上报国务院,目前正在走相关流程,具体出台时间表无法确定。

  报道还表示,会上徐林未透露更多有关城镇化规划的消息。此前据媒体报道,规划明确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目标、战略重点和配套制度安排。新型城镇化建设将坚持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发改委主任徐绍史曾明确表示,在争取尽快发布规划的同时,将会同有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户籍、土地、资金、住房,基本的公共服务,地方发改委要加强配合,编制配套的规划。”

  此次会上还明确,发改委将定期、定点召开新闻发布会。发改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李朴民说,发改委以后要建立定期、定点的新闻发布机制。原则上是每个月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围绕宏观经济方面的问题和发展改革委出台实施的重大规划、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工程和重大改革,以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等发布重要信息,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第一财经日报从消息人士处了解到,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很可能在春节前后发布。

  城市群是主体

  第一财经日报还报道表示,尽管规划迟迟未能发布,但城市群为主体这一方向早已确定。为抢占政策先机,多地掀起了各种城市群和经济圈的规划热潮。随着地方两会的召开,这一战役更为白热化。

  此前披露的消息称,在未来的城市群发展中,我国将注重培育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以及山东半岛、成渝城市群等地区的发展,并在东北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城市群。对此,将培育并引导城市群发展,完善大中小城市结构,强化综合运输交通网络的支撑,优化城市群内部的城市分工协作。

  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城镇化会议等几大会议的倾向来看,次级城市或二三线城市将成为中心的城镇化建设方向。这主要是由于大城市资源环保承接能力有限,县域城市建设条件差距仍较大。目前,二三线城市是打造新型城镇化的突破口。

  在此背景下,中西部地区和二三线城市的争夺尤为激烈。

  报道表示,近日,山东省政协召开了“统筹两区一圈一带区域协调发展”的发布会;河南省发改委主任孙廷喜1月18日表示,将强化城市的空间布局,推动中原城市群的建设,其中主要的工作是争取国家尽快编制中原城市群的规划。

  同时,一些经济圈也加剧了竞争。2013年12月,原本为南京都市圈重要城市的滁州宣布加入合肥经济圈,让南京、合肥两大城市圈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

  另外,据每日经济新闻17日报道,1月16日,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积极配合编制首都经济圈发展规划,抓紧编制空间布局、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专项规划,建立健全区域合作发展协调机制,主动融入京津冀城市群发展。

  而不同于京津冀城市群中的含有不同省份的城市,一些地方也在省份内打造城市群。比如宁夏《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用把宁夏作为一个城市的理念来统筹空间规划,优化城镇布局。

  按照宁夏的思路,是把沿黄城市带及黄河金岸、宁南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县城作为宁夏新型城镇化的主战场,打造银川、吴忠、宁东组成的大银川都市区,发展石嘴山、固原、中卫等副中心城市,带动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还了解到,像上述由同一省内城市协作组成的城市群还有很多,如内蒙古提出建设呼包鄂城市群,福建发展福州闽江口金三角区域经济体等。

  报道还援引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陈耀介绍称,“发展比较好的大城市群的切入点是先从相邻城市进行城镇化的推进”,最好是两城之间不超过30~50公里的城市团,以此形成一个城市群。因为距离较近,经济联系紧密,利于推进互联互通,交通通信都可以按照一个城市去规划。

  陈耀认为,城市群有利于人口产业的集聚发展,能够节约耕地,降低公共服务的成本,解决其他城市承载力不足的问题,使基础设施能够得到有效利用。城市群是经济主要的产出区。实际上在全球一体化趋势下,也是国际竞争的一个堡垒。

  相应配套安排亟待启动

  而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相应的配套改革也亟待启动。

  中国证券报援引经济学家吴敬琏分析表示,新型城镇化要告别“摊大饼”和“伪城市化”,需要与《决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相联系。要改变各级政府用行政命令推动城镇化的方法,要通过市场运作和政府的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城镇化效率;要建立跨城乡的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土地和资本市场,以便资源流向效率和回报最高的地方;要改革行政层级制度,重新界定市场的职责,重新组织城市财政。

  有权威人士也表示,在未来城镇化建设中,人口管理方面拟实行全国统一的居住证制度,取消居住证领取门槛,以居住证为载体,统筹人口管理和公共服务提供。在土地管理方面,将坚持管住总量、严控增量、盘活存量的原则,完善城镇建设用地标准,强化人均建设用地标准控制,深化征地制度改革,逐步缩小征地范围,经营性用地将不再由政府直接征地,而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开发商直接谈判地价。同时,严格耕地总量保护。在行政区划创新上,将改革设市模式,启动设市工作,以建成区常住人口为基准,完善设市标准,同时探索大市场、大社会、小政府为框架的行政管理体制。在建立多元可持续融资体系方面,拟通过地方政府债券、市政债券、城投债、政策性贷款等,拓宽城市建设融资渠道,提高地方政府融资透明度,同时,鼓励和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

  报道还援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介绍称,全面深化改革是城镇化转型的根本保障。他强调,要着力推进价格特别是资源性产品价格的改革,使资源性产品的价格真正能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和供求关系。这是城市经济实现集约增长的基本影响因素。建设用地市场改革方面,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要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要缩小征地范围,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这是遏制城市空间无序蔓延的关键举措。财税制度和政绩考核机制改革方面,要在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建立事权和支出责任相适应的制度,完善地方税体系,形成“不以GDP论英雄”的政绩评价体系。这是解决“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的根本之策。此外,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和公共服务体制改革,这是城市社会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此外,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新增了专门强调建筑质量问题的章节,强化政府监管部门对建筑市场的监管职责,完善建筑市场秩序和制度。目前,在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住房等房地产建设领域出现的建筑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普遍担忧,未来将强化对建筑企业的监管。

  对此,第一财经日报也报道表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发改委就牵头各部门合力制定规划一系列配套安排。发改委一名人士称,作为国家重大战略,发改委在新型城镇化方面投入很多精力,所牵涉的部门和人员之广也是少见的。

  该人士还介绍称,最为敏感的户籍政策其实是研究最多,也是最先行的。公安部副部长黄明此前表示,国家发改委牵头组织12个部门研究形成了《关于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稿,正进一步修改完善。

  利好农民进城

  事实上,新型城镇化规划对于农民进城来说,也可谓一大利好。

  据金融时报报道,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城镇化。推进人口城镇化必须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一刀切”的改革不符合我国大中小城市基本情况,特大城市以及中小城市因地制宜地制定公开公平的农民工落户标准是一大方向。日前,北京市宣布将实施居住证制度,替代现有的暂住证。这是特大城市探索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方式的重大举措,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证件的更替,北京居住证将附加公共服务,随着使用者在京生活、工作时间的延长,公共服务也将随之升级。

  户口仅仅是人的城镇化的一个形式,实现人的城镇化关键是公共服务对落户农民工的覆盖。只有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才能促使进城农民产生归属感,不再是简单“上楼”,而是身份真正得到认同。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提供是政府的重要职能,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政府在管好应该管理的事情之后,也不可能所有事情一把抓,除了基本的公共产品之外,其他应放手由市场管理的一定要放手。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末,我国城镇常住人口超过7亿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3.73%。有专家预计,到2020年城镇化率将达60%左右,城镇常住人口将达8.5亿人。今后将有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在自愿的基础上进一步向城市转移,考验着城市的承载力以及提供基本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能力。

  对此中国证券报援引上述权威人士分析表示,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已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和有能力在城镇就业、居住的常住人口市民化问题。这包括了大量在城市之间转移就业的、有城市户口的人。后者正是新型城镇化规划修改后新增的内容之一,也是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的任务。据估计这部分人口规模约为7千万,而离乡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大概有2.3亿。

  目前,60%以上的农民工被地级市、省会城市和直辖市吸纳,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并不能完全解决农民工落户问题。上述人士表示,未来将根据城市规模和综合承载能力,以就业年限或居住年限、城镇社会保险参加年限为基础,各类城市因地制宜地制定公开公平的农民工落户标准。这有利于农民工根据实际条件选择落户地区。

  报道还表示,专家指出,户口只是形式,关键是公共服务对落户农民工的覆盖,这块公共服务成本如何分担是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一大难题。

  上述权威人士表示,未来将建立健全农民工市民化推进机制,建立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将采取中央、省、市、企业和个人分担的方式。而国家发改委已明确表示,将围绕建立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多元化可持续的城镇化投融资机制等在不同区域开展不同层级、不同类型的试点。

  此外,在财税支持方面,财政转移支付计算拟更多考虑常住人口因素和吸纳农民工落地因素,以减轻城市承担农民工落户后公共服务支出成本。

  多行业将受益

  而除了对农民进城的利好意外,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也令多个行业可以从中获益。

  1、房地产:中期有成长空间

  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城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然会带来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城镇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投资的扩大,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国内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2、水泥业

  小城镇化是建材行业的外在驱动力,拉动了对建材的整体需求,重点关注水泥与管道。从供给角度来看,水泥的供应具有库存少,半径小的特点,而近期水泥价格开始反弹。从需求角度来看,建筑工程、市政工程、水利工程、交运、住宅、商业、农业和工业对水泥和管道的需求不断加大。尤其在最近几年,需求的上升拉动了中国管道行业高速发展,中国已成为最大的各类管道生产和应用国家。

  3、大众消费品

  213年可布局分享新型城镇化盛宴的龙头公司,大众消费品公司在三四线城市渠道布局,拓展空白区域市场。投资者可主要关注品牌知名度与美誉度。

  4、机械设备

  工程机械行业: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工程建设的项目数量,将会扩大对机械设备的需求。无论是对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还是对城镇化过程中交通的建设,以至于农业的机械化,都能给机械生产企业带来拉动作用。

  责任编辑:韩晓妍  

点此进入胡杨林社区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法
新ICP备1000121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新)字第6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3110483)
Copyright © 2004 - 2012 www.xinjiangne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和镜像
新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