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晚报数字报 | 加入收藏夹
首页>>专题>>2014年一月专题>>乌鲁木齐晚报创刊30年>>30年印记
 站内 

世纪轮转·亲历中感动

来源:新疆网原创  作者:郝玉   2014年01月15日 19:00:43

  编者按:2000年的最后一天,全国媒体聚集在祖国的最西端——新疆乌恰县斯姆哈纳,目送20世纪最后一缕阳光。在84岁老人居素甫·玛玛依弹唱的《玛纳斯》中,乌鲁木齐晚报的记者目睹了金色夕阳缓缓下移……

  二十世纪我国最后一缕阳光在柯尔克孜族牧民的号角声中渐渐远去。(新华社资料图片)

  新疆网讯(记者郝玉) 2000年12月31日的东经73°56′、北纬39°43′吸引着全国人的目光,因为祖国的最西端斯姆哈纳将送别世纪阳光。 

  当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克州党委、克州政府和中央电视台在乌恰县斯姆哈纳联合举办了“目送二十世纪最后一缕阳光”和“千年之光采集圣火”活动。上千人和全国各家媒体齐聚这里。 

  乌鲁木齐晚报特派记者见证历史一刻 

  作为乌鲁木齐晚报的特派记者,文字记者罗静与摄影记者关维负责去前方为晚报读者带回现场的盛况。 

  “是记者生涯,也是人生经历中记忆犹新的一次远行。”如今罗静和关维都已告别一线采访多年,但提起斯姆哈纳,两人有同样的感慨。 

  斯姆哈纳,中国最西部的一个边陲小镇,柯尔克孜语意为“堆放铁丝的地方”,位于新疆乌恰县吉根乡,地处中吉两国边界,是中国西部有人口居住的最后一个行政村。2000年罗静来到这里时,这个方圆500多平方公里的小镇只有32户柯尔克孜族人家。 

  “以前没人知道斯姆哈纳,今后无人能忘斯姆哈纳。”罗静在发回的系列报道聚焦斯姆哈纳的第三篇时这样开头。这个不为众人所知的小村庄因为拥有中国的最后一缕阳光,赚足了全国几十家媒体的闪光灯,通过记者手中的笔和镜头,向全世界展示它的独特。 

  经过半天汽车颠簸,他们到达了斯姆哈纳,当时天已经暗下来,从远处看,几乎所有牧民的毡房都黑着,没有一丝光亮。罗静走进其中一间,借着柜子上的煤油灯,隐约看到了毯子上盘腿坐着的一家人。虽然语言不通,这家牧民仍然热情地把他们迎进门,掀起锅盖,其中一位长者把满满一碗肉汤端到了他们面前。 

  罗静说,时隔十几年,她此后再也没有去过斯姆哈纳,但每当提到这个地方,昏暗的灯光下,跟牧民围坐一团吃肉喝汤的画面却总能在眼前浮现。“好像不需要语言,我们都能感受到彼此的温暖。”

  姑娘们翩翩起舞,小伙子用箭射捕奔跑的猎物,叼羊、赛马、马上角力……在一阵阵欢腾声中,当地的欢送活动开始了。2000年12月31日晚,数千名柯尔克孜族群众和全国各地赶来的朋友聚集在斯姆哈纳,用当地的方式,告别20世纪最后一缕阳光,所有人边唱边跳,沉浸在火热的气氛中。

  除了应接不暇的节目表演,在一个角落里,众人簇拥着居素甫·玛玛依,听他唱《玛纳斯》。“这是辞旧迎新,点燃篝火的时候,以玛纳斯一千年神灵的名义,愿山有一千年白雪的覆盖,愿水有一千年的歌唱不断。” 

  84岁的居素甫·玛玛依老人因会背诵全部的《玛纳斯》,成为活动现场的焦点,“当老人唱起歌时,大家都停止了表演和欢腾,一下安静下来。”罗静说。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全长24万行,一共分为8部,居素甫·玛玛依是世界上唯一一位能演唱八部《玛纳斯》的人。

  罗静说,居素甫·玛玛依弹唱着《玛纳斯》,并让他的孙女儿在一边学唱,现场再一次沸腾起来。这个时候有人点燃了千年之火,篝火熊熊燃烧,众人一边唱歌,一边欢呼着送走最后一缕霞光。 

  责任编辑:刘彬  

点此进入胡杨林社区发表评论
  相关新闻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诚聘英才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法
新ICP备10001213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新)字第66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3110483)
Copyright © 2004 - 2012 www.xinjiangnet.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和镜像
新疆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