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991-2628292
新疆网微信公众号
新疆网官方微博
新疆网抖音号
眼界新闻客户端

举报电话:0991-2628292
新疆网
微信公众号
新疆网
官方微博
新疆网
抖音号
眼界新闻
客户端
首页 > 新疆·地州
凝聚改革共识 勇担强国使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乌鲁木齐教育界引发热烈反响
时间: 2024-07-27
来源: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新疆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郭军鸽 王煜 王磊 史传芝 牟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新的起点,新的部署,新的出发。连日来,乌鲁木齐教育界广大师生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家表示,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精神上来,高举改革开放旗帜,聚力建设教育强国,奋发有为,开拓进取,为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力量。

凝心聚力 高举改革开放旗帜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推进高水平教育开放,鼓励国外高水平理工类大学来华合作办学”……全会提出的一系列举措,让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党委书记唐晓冰充满信心。

“全会为职业本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指引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唐晓冰说,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对外开放方面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全体师生将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进一步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教育合作,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科研国际合作、提升教师国际竞争力和外事管理服务水平。同时,通过实施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等措施,不断强化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储备,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

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乌鲁木齐八一中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丁占军对此深有感触:“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如今,人才培养不再局限于传统学科知识的掌握,而是更多地需要具备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及跨学科综合能力。这种转变要求教育系统必须进行深入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革,以培养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和经济需求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近年来,乌鲁木齐八一中学探索实践初中、高中、大学贯通式航天科技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还围绕“科教育苗”,成立了“智能科创教育基地”,历时3年打造科创课程体系,搭建“科普教育平台”。

丁占军说,作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全国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乌鲁木齐八一中学将不断加强硬件建设,搭建功能完备的科普教育平台、升级改造“智能科创教育实践基地”,同时优化课程,打造小、初、高各学段的梯度课程,培养学生的科创兴趣,孵化他们的科创梦想。

“完善立德树人机制,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健全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体系”“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高新区(新市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秦彬深受鼓舞,又倍感责任重大。

秦彬说,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锚定打造教育强区目标定位,纵深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大力实施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管理干部工程建设,深化五级梯级培养机制,加快锻造高质量教师队伍;深入实施“共生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集团化办学改革,努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激发教育内生动力、创新活力,全力构建群众满意、学生成长、城市发展受益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奋发进取 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

“这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创新本质和规律的深刻洞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指明了奋斗方向。”水磨沟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局长杨昌盛说,要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肩负起服务强国建设的时代重任,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统筹辖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水区学校布局,在引进1中、13中、23中、70中、师大附中等市级优质教育资源落地办学的基础上,持续拓展合作办学格局,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水磨沟区内的覆盖。同时,多渠道对接疆外优秀中小学校开展互动交流合作,建立联盟共建关系,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而不懈奋斗。

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教育的支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着力加强创新能力培养”。

“新质生产力正在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连接最紧密的技工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将用好‘改革’这一重要法宝,优化技工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增强技工教育适应性,为新质生产力赋能。”新疆鑫鹏达技工学校校长陶新梅说,学校坚持把学生在校学习与实习实践紧密结合,通过工学交替,工学一体化课程模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接下来,学校还将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建设和乌鲁木齐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优化学校专业体系;进一步抓好实训场地建设,不断改善教学环境;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大力抓好专业建设工作,打造重点特色专业,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更多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提出的“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让市第76小学教导主任、科技部主任马红霞方向更明。

“学校将不断探索,形成多学科融合、项目式研发的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解决问题的能力。”马红霞说,特别是把科技创新融入教育体系,引进、培养和激发具有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热情的教师队伍,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和技术创新,提升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加大对实验室、创客教室等科技教育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校园科技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创新环境,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造潜能。同时,积极与各科技场馆取得联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基地,促进科技成果向教育教学转化,通过多维度、多层次的策略,推动学校科技特色发展,为国家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责任编辑:崔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