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991-2628292
新疆网微信公众号
新疆网官方微博
新疆网抖音号
眼界新闻客户端

举报电话:0991-2628292
新疆网
微信公众号
新疆网
官方微博
新疆网
抖音号
眼界新闻
客户端
首页 > 新疆·地州
暑期“研学游”,如何更好热下去?
时间: 2024-07-15
来源: 乌鲁木齐市融媒体中心/新疆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图片1

在新疆网“清明趣踏青”研学活动中,小朋友拿起电话手表给多肉植物拍照。(受访者供图)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王璇 王丽娜 盖煜)参观著名学府、打卡科技馆博物馆、体验军旅生活、雨林探险……今年暑假,各类研学路线、产品百花齐放,上线各大旅游平台,成为不少家长和学生暑假出游的新选择。

记者走访乌鲁木齐部分旅行社、开设“研学游”的教育机构以及相关企业了解到,暑假以来,“研学游”热度持续攀升,相关产品预订火爆。

“研学游”成暑期“新顶流”

茂密的森林、清澈的河流、奇特的岩石、丰富的动植物资源……7月7日,新疆网研学项目组的刘雪琪带着小朋友们,来到头屯河谷森林公园,开展暑期研学活动。

新疆网于2019年成立了研学品牌项目,围绕以研学为载体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先后开发了包括红色研学、自然研学在内的系列研学线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有机融入研学课程。

“我们根据小学、初中不同年级设计不同研学主题,实地参观、动手实践、研学手册总结三大环节紧紧相扣,研学小游戏与研学课程相配套,让孩子在研学途中有所思、有所想、有所获。”新疆网研学项目组负责人梁丹丹说。

“这几天研学预约的电话和信息接连不断,8月的档期也都快约满了。”中青旅新疆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研学事业部负责人孟静说,现在很多家长将研学作为假期的必选项,他们更倾向于让孩子走向社会、走向实践、走向大自然去学习。

“咱们这出去研学的孩子多,从国内其他城市来新疆‘研学游’的孩子也不少,自然科普类的线路比较受欢迎。”孟静说,研学旅行产品与传统的旅行产品不同,其以体验式教育和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内容重在“研”和“学”。公司的“研学游”主打专业服务,聘请了相关的专业服务人员,为“研学游”团队提供符合标准的全方位服务。

“让孩子走出去多看看世界,应当成为成长的必经之路。”市民涂娜娜说,她的儿子今年9岁,已经参加过两次“研学游”,今年特意为孩子选择了一条主打亲近自然、科普相关知识的线路,身边一些朋友也经常一起给孩子选择研学项目。

“公司今年暑假第一期北京‘研学游’团队已经出发,每个团队配备了3名专业的带队老师。”新疆八零九零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彭丽说,公司专注服务于3岁至12岁的青少年群体,主推文化类历史类的“研学游”线路,近两年来市场反馈很好。

清华大学学霸伴游、榫卯结构手工课体验、自己动手搭建长城、前往鸟巢和水立方探寻建筑设计奥秘……这几日,新疆焱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推出的“我要去清华”文化“研学游”正在火热报名中,作为公司的特色“研学游”线路,深受中小学生及其家长的欢迎。

新疆焱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吴昌华说,今年暑期,他们开设了4条“研学游”线路,两条是从乌鲁木齐前往伊犁的,另外两条是从乌鲁木齐前往北京的。他们提前制定了研学行程安排,时间为3日至9日不等。

从博物馆发现之旅到探索自然亲子活动,从走进国内高校到参观航天基地,从寻访古都故事到体验野外生存……“研学游”成为暑期“新顶流”,相关旅游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暑期旅游市场保持稳步增长,其中亲子用户成为绝对主力,研学类产品备受欢迎,订单同比增长七成。

来疆研学的游客明显增多

新疆的孩子跟着研学团队外出看世界,而旅游资源丰富的新疆,则成为国内其他城市的孩子理想的研学目的地。

新疆海洋国际旅行社主要接待的是从全国各地来新疆研学旅游的团队,相比于带着新疆孩子走出去,该旅行社更注重的是让更多其他城市的孩子们来到新疆、了解新疆。

“我们今年已经对接了20多个研学旅游团,以10岁至15岁的孩子居多,他们主要来自于上海、北京、四川、重庆等地。”新疆海洋国际旅行社副总经理张新美说,他们从十年前开始做“研学游”,这两年接待量越来越大。

为了让孩子们更加全面地了解新疆历史和文化,他们在线路制定上会加入一些小心思。在禾木,他们会带着孩子体验挤牛奶的过程;在那拉提景区,他们指导孩子们自己动手搭建毡房、制作酸奶,并让他们尝试着赶羊入圈。

山东游客王文莹带着孩子跟团来到新疆参加“研学游”活动,他们到的第一站是新疆古生态园。

新疆古生态园是2018年获批的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4年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今年,新疆古生态园设置了探索丝路古生态奥秘主题研学课程,受到孩子们的喜爱。

王文莹说,孩子在古生态园里可以探索发现建筑的构建原理、硅化木的成因、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学习合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展开研究,主动运用所学知识理解与解决问题。

“我们每年接待国内外中小学生30万人次。”野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运营部文化景区经理巩洁说,为了方便孩子们研学,景区专门配备了老师、餐饮、客房等。

这两年,博物馆成了不少人研学旅行的目的地。

“想要更好地了解新疆历史、探寻新疆的美,那必然得来一趟新疆博物馆。”朱明是来自四川的游客,在给儿子选择新疆“研学游”线路时,他特意加上了新疆博物馆这一站。

2017年,新疆博物馆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在馆内不仅可以看到克孜尔尕哈烽燧遗址的古老石窟和神秘壁画,精美的民族服饰、用具和乐器,还可以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更加深入地了解新疆历史,感受新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多元文化的交融。”新疆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张蕾说,在接待研学团队的同时,他们也在通过培训小小讲解员等方式,让更多孩子了解新疆、爱上新疆。

规范“研学游”需做好监管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23年中国研学游经济市场运行监测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600个,2023年研学市场规模1469亿元,预计到2026年,中国研学行业整体市场规模将达2422亿元,研学游”市场不断扩大。

自治区消保委副秘书长钱爱萍介绍,近年来,研学旅行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市场乱象,比如经营者缺乏相应资质、强制收集与使用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信息以及影像资料、实际行程与宣传内容不符、退改产品收取高额违约金等问题,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研学市场之所以存在各种乱象,与整个行业缺少规范、缺少专业人才息息相关。

自治区旅游协会副秘书长陈运良建议,研学时,在选择规范机构的前提下,还需要沟通制定完善的研学内容设计,明确研学目标,规范操作流程,通过对相应内容的感知,让“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合理结合,做好探究学习和旅行体验的平衡。

据了解,为做好“研学游”规范化发展,2023年6月,乌鲁木齐市教育局学生科(思政科)发布了研学实践名单。公布的研学实践名单共有52个,这些研学基地(营地)均在教育、文化和旅游部门进行申报,并通过专家评审和综合评定。具体包括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营地)9个,自治区中小学研学旅行实践基地11个,乌鲁木齐市民族团结教育示范基地32个。

针对今年火爆的“研学游”市场,自治区消保委发布消费提示,建议消费者选择具有相关行业资质的机构。如选择旅行社,应着重查看其是否具有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如选择教育培训机构,应注重查看其是否具有办学许可证、营业执照等。尽量通过正规渠道选择口碑好、规模大的研学机构,不要轻易点击来路不明的链接从而泄露个人隐私信息。在签订合同时,要重点关注与自身权益相关的重要条款,如日程线路安排、项目费用、违约责任等,面对霸王条款要及时与商家协商修改,不轻易相信口头承诺。

同时,建议家长正视研学作用,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不要盲从跟风,应理性适度消费,结合孩子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研学活动。要妥善保存好相关消费证据诸如书面合同、发票收据、缴费凭证等相关材料,出现消费纠纷时积极与商家协商沟通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或拨打12315投诉举报电话投诉,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责任编辑:崔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