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电话:0991-2628292
新疆网微信公众号
新疆网官方微博
新疆网抖音号
眼界新闻客户端

举报电话:0991-2628292
新疆网
微信公众号
新疆网
官方微博
新疆网
抖音号
眼界新闻
客户端
首页 > 新疆·地州
【全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心系民生见实效】“上好学”就在家门口 ——教育均衡化发展惠及“我”家
时间: 2023-03-07
来源: 新疆网原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1 1

2月24日上午,乌鲁木齐市第79小学六年级(6)班的同学正在上数学课。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刘薇 李晓青 娜扎开提·柯尤木 史传芝 牟敏 王磊)教育均衡、教育公平等问题始终牵动着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坚持改革创新,坚持教育公平,推动教育从规模增长向质量提升转变,促进区域、城乡和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以教育现代化支撑国家现代化。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收入分配调节、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一老一幼”服务等工作。

为了满足让孩子们“上好学”的需求,一场教育均衡化的接力赛在乌鲁木齐方兴日盛:从老城区到新城区,从城市到乡村,越来越多好学校开到家门口,教育差距在集团化办学的实践中日益缩小。在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这条“跑道”上,政府、学校和社会力量正把为“上好学”产生的烦心事,一件件变成舒心事。

1 4

3月6日,在乌鲁木齐市第一小学,该校教育集团成员校——市第74小学的老师乌勒恰哈斯·肯加力(右一)和该校老师在探讨教学方法。

“集团化办学,把名师名校带到了我们身边”

“集团校可不单单是挂牌子,是真的在交流、互进,把名师、名校带到了我们身边。”市第74小学六年级学生家长凯比努尔·肉孜,对于集团化办学,有着自己的体会。

去年9月,乌鲁木齐市试点推行集团化办学,首批10个教育集团试运行,新增优质学位3.6万个。教育集团内校际之间资源共享、相互支持、相互促进。

市第一小学牵头,市第一小学(和平校区)、市第74小学作为成员校,入选首批教育集团。

市第一小学作为百年老校,在管理模式、教学方式、教研设计上已形成了成熟的样本,集团化办学有助于让一家经验成为千家榜样,最终让学生受益。

1 6

3月6日,在乌鲁木齐市第一小学六年级(2)班,数学学科带头人万李正在给学生上课。这堂课通过教室内的智能设备,同步投屏在该校教育集团成员校——市第74小学六年级的教室内。

3月6日,乌鲁木齐市第一小学六年级(2)班教室里正在上数学探究课。市级骨干教师万李一边演示教具,一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而这一堂课,通过教室内的智能设备,同步投屏在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成员校——市第74小学六年级的教室内。

事实上,这种“云端同上一节课”的形式,在乌鲁木齐已屡见不鲜。

小组讨论、名师解析……一堂课下来,市第74小学六年级(3)班学生麦尔则耶·买买提尼牙孜开心地说:“牵头校老师上课,我们学校的老师再一对一具体答疑。线上还看到了牵头校同学的解题思路,对我们也是一种拓展。”

集团化办学,充分发挥牵头校的优势,辐射成员校。以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为例,集团实施“一长多校”的办学模式。做到多校的一元化管理:实施统一校园使用、统一教师安排、统一招生编班、统一教育教学科研、统一管理考核、统一资源整合共享。

“我切实感受到了学校的变化。”凯比努尔·肉孜说:“孩子放学回来,常常向我们分享,今天投入了新教具、明天社团开了新项目,还有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授课……了解到这些和牵头校同步同质的教育环境,我们作为家长也感到很放心。”

3月6日上午,市第13小学四年级(1)班语文课上,教师刘敏正在讲授《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分享着运用了纳米技术的身边事物。

1 8

3月6日,在乌鲁木齐市第一小学室内篮球场,学生正在打篮球。

事实上,刘敏是成员校、市第88小学的教师。得益于集团校际间的教师交流轮岗机制,她来到了牵头校工作。其间和牵头校教师集中备课、磨课。刘敏说,老师们会互相听课,根据课堂互动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办学质量的核心要素是教师,集团化办学也是师资队伍的深度融合。

市第13小学教育集团围绕“按需选派”的工作原则,持续向成员校派出交流教师,比例为20.8%,为成员校培养教师比例34.5%,其中2名教师被培养成为中层管理干部。同时在集团内形成了“研究为主线,课题为牵动,课例为载体”的基础课程研修模式,校际间联动教研促进教师成长。

以市第88小学为例,纳入集团办学后,市、区两级优秀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比例提升为19.2%。2022年,有20名教师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市第88小学语文教师尹杨杨就是教师交流轮岗机制的受益者。

“在牵头校交流学习,我个人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提升,如今我回到了市第88小学,又将所学经验分享给本校教师。”尹杨杨说。集团化办学,让优质资源下沉、打破校际壁垒,牵头校对成员学校由“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让更多学生受益。

“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上好的学校,现在家门口就有了名校,而且还有集团校的名师来给孩子们上课,两个学校的孩子们也经常一起交流学习,我们家长当然高兴了!”二年级(5)班学生谭钧天的父亲谭涛说。

1 5

3月6日,乌鲁木齐幼教集团南湖幼儿园,小朋友整齐地坐在小桌子前吃午餐。

“有园上,上好园,我家难题解决了”

“这里离家近,开车8分钟左右就到了。把小儿子送来之前,我参观了幼儿园,环境、设施都很好。”3月6日,记者在天山区东聚悦美华庭幼儿园,遇到了正来送孩子的妈妈买力克扎提·阿布来提,她的孩子夏合扎提·叶勒哈木江在这里上大班。

这座位于天山区东泉路悦美华庭小区内的幼儿园,是去年新建的一所公立幼儿园,今年2月正式开园,可为附近适龄儿童提供180个园位。

幼儿园里,户外运动场地宽阔,室内每个班都有独立的活动区、休息区、卫生间等,孩子使用的桌椅、扶手、洗漱台、卫生间蹲位等设施“迷你化”设计,贴合幼儿实际需求。多功能室里阅读区、书画区等,满足孩子们更多学习需求。

“我两个孩子,接送他们上下学是个大难题。现在,大儿子在上小学,小儿子送到这个幼儿园,两个学校顺路,一下子就解决了我家的难题。”买力克扎提·阿布来提说。

1 7

3月6日,乌鲁木齐市第33幼儿园,中一班的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画画。

近年来,我市持续提升教育惠民质量,通过新建、改扩建一批幼儿园,新增公办幼儿园园位,不断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让更多适龄儿童在家门口“有园上、上好园”。去年以来,我市新建、改扩建的13所幼儿园分布于全市各中心城区,可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4330个。

和二孩妈妈买力克扎提·阿布来提一样,家长李晓舟也因为家门口有好幼儿园,解除了后顾之忧。

李晓舟的孩子于去年进入市第33幼儿园就读,目前正在上中班。

李晓舟说,新馨美寓是个新小区,当时入住时还担心孩子入园问题,没想到小区里就有公办幼儿园。之前参观时就对幼儿园的各项设施很满意,在和老师以及其他家长的交流后得知,市第33幼儿园是大家说的“名牌”幼儿园集团化办园建立的,家长对教学方面也很有信心。

市第33幼儿园于2021年9月正式开园,共有9个班级,目前有260余名幼儿在园就读。

市第33幼儿园园长曹江颖说,该幼儿园是乌鲁木齐市第14幼儿园集团化办园中的一分子,和市第15幼儿园、市第16幼儿园共同在集团化办园中为学前教育作出贡献。教育集团也会整合品牌管理资源,通过开展教师共同培训、组织幼儿园活动交流等,带动成员幼儿园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为高新区(新市区)幼儿提供更加优质的学前教育服务。

“孩子每天回家都会给我们说在幼儿园的趣事,他也特别喜欢上幼儿园,这就让我们家长很放心。”李晓舟说,家门口有这样的幼儿园,也让她的期待从“幼有所育”成为“幼有优育”。

1 2

3月6日,乌鲁木齐幼教集团南湖幼儿园,小朋友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做手工。

继续阅读

建成47所不负所“托”!“一站式”托幼机构省心省力带娃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李晓青)“对于我们双职工家庭来说,开在家门口的托育机构太‘香’了。”3月6日一大早,在乌鲁木齐幼教集团南湖幼儿园入口,与儿子添添挥手告别后,家长李晶一脸笑意地对记者说。

记者从市卫健委计划生育综合科了解到,近年来,首府不断推进0-3岁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逐步完善托育服务政策体系,持续扩大托育服务供给,去年,我市计划新建15个托育机构,超计划任务完成29家托育机构建设并投入使用,新增托位1755个。截至目前,全市建成运营的托育机构47所,托位3303个,有育婴师、保育员239人。

提供托育、学前教育“一站式”服务

一个月前,经过多方体验、选择,家住水磨沟区盈科金橡五道小区的李晶将2岁半的儿子添添送进了乌鲁木齐幼教集团南湖幼儿园的托大班。

父母年纪大了带孩子吃力,李晶和丈夫都在上班,听说家门口的公立幼儿园里有了托育服务,李晶赶紧过来咨询体验。

“我们对托育服务的环境、保教师资以及教育理念都很满意。”李晶说,幼儿园还能提供托育、学前教育“一站式”服务,孩子不用重新适应环境,减少了入园焦虑。

当日,记者看到,在乌鲁木齐幼教集团南湖幼儿园一楼托大班,配备了符合婴幼儿月龄特点的家具、用具、玩具、图书和游戏材料等,10余名孩子在老师的引导下正在搭积木。

该园园长王馨艺介绍,去年通过政府资金扶持,该幼儿园进行了改扩建提升,打造托幼一体化特色幼儿园,今年正式开班后,已设置托大班,可满足2至3岁孩子全日托需求,今后还会扩增乳儿班、托小班,满足更多家庭对托育服务的需求。

1 3

3月6日,在米东区蓝天哈奇幼幼园,参加托育服务的孩子们通过游戏认识数字。

既“托”又“育”满足需求

三天前,家住米东区香缇苑的王志红将2岁多的“二宝”晨晨送进了家门口的蓝天哈奇幼幼园。

“大儿子上小学了,小儿子选择托育服务后,也解决了我的后顾之忧,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计划赶紧找份工作,重返职场!”王志红说。

市卫健委计划生育综合科副科长朱乃金说,近年来,乌鲁木齐市积极贯彻落实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聚焦“一小”,扩大服务供给,初步形成民办公助、社会兴办和幼儿园办托等托育模式,进一步满足家长托育服务需求。

“作为乌鲁木齐市首批示范性托育机构,我们也获得了国家的一些支持政策,助力园区建设,提升师资队伍能力,为家长提供更优质安心的托幼服务。”蓝天哈奇幼幼园园长李梅说,该园可以容纳入托位165人,有全日制托班、小时制亲子班、半日托等多项托育早教服务,多元化满足家长需求。

1岁4个月,一诺第一次离开家人的照护,来到米东区蓝天哈奇幼幼园。一诺每天和小伙伴一起学儿歌、玩益智游戏等,享受着快乐的童年时光。

近两年入托时光,一诺的成长也让妈妈曹晔惊喜不已:孩子入托后很快就学会了自己吃饭、自主如厕等生活技能,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现在表达能力和社交能力也远超同龄孩子。

“我和丈夫一起打理生意,平时比较忙,对于托育服务,我认为既要有‘托’又要有‘育’,更看重托育机构的专业性。”曹晔说。

近年来,乌鲁木齐托幼服务多元化,也给曹晔更多选择,她说,孩子上了托育园,专业的事专业的人来干,孩子有需求会表达了,家庭关系也更融洽了,也让她更有底气计划“二胎”。

(摄影 全媒体记者石磊 陈岩 陈星宇 实习记者米热扎提)

责任编辑:田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