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开区(头屯河区)西域社区,社区工作人员给居民介绍家风的故事。(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唐红梅通讯员王雪芳摄)
新疆网讯(乌鲁木齐晚报全媒体记者郭军鸽 梁淑芳 牟敏 贾梦妍 唐红梅)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阵地,也是全国文明城市创建队伍中的重要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在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我市始终把加强家庭文明建设作为推动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载体,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为引领,不断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以好家教、好家风沁润社会文明风尚。
点滴做起
传承优良家风
5月23日,市应急管理局干部刘涛来到墨文轩文具店,为一直资助的孩子们挑选儿童节礼物。
从2000年组建家庭至今,刘涛和丈夫一直在公益路上,这也成了孩子最好的言传身教。
“小时候,在父母的影响下,我的心里就种下了这颗乐于助人的种子。”刘涛说,现在,孩子们也会主动把零花钱拿出来,成立“家庭公益基金”,力所能及帮助他人。
“我们身边有不少朋友也在力所能及默默地做着好事。”刘涛说。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人的言传身教恰似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不管工作多忙,市税务局干部井黎莉每月都和家人分享自己喜欢的红色故事、唱红色歌曲。
井黎莉一家三代六口人,四名共产党员,平均党龄28年。15年来,一家人以“家庭党支部”的形式传承着“知感恩讲奉献”的六字家风。
言传身教中,尚未成年的孩子也用行动诠释着传承的力量。
井黎莉的大儿子,小学三年级就成为了市红色教育基地的一名小讲解员,每逢节假日他便来到毛泽民故居义务讲解,还主动申请和班里的听障同学结成对子,学习上共同进步。
家风既是人生价值观的传承和延续,也是社会道德风尚在家庭中的具体体现。随着乌鲁木齐市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的持续深入,越来越多家庭从点滴做起,成为弘扬家庭美德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
榜样引领
激发向善之力
这两天,在米东区长山子镇马场湖村,村民王秀芳忙着跟学员排练新疆“花儿”作品。
王秀芳家庭是全国五好家庭获得者,也是村里有口皆碑的“模范家庭”。
王秀芳说,家庭和睦的动力来自成员间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更需要把个体的力量拧成一股绳。自己能在唱“花儿”的路上一直走下来,家人的支持最关键。
“她喜欢干就干吧,咱不支持她谁支持。”这是丈夫马士民一直挂在嘴边的话,他还主动腾出自己家屋子,办起了“花儿小院”。
一个先进典范,就是一面激励群众向上的旗帜。
在经开区(头屯河区)钢城街道的“最美钢城人”评选中,“孝老爱亲好儿女”也是其中一项。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由群众评、群众议、群众比,增强群众认可度。
居民赵建英说,受表彰的都是来自身边的普通人,身边的榜样,最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好家风不仅造就和谐家庭,也影响身边人。在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我市组织开展“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评选活动,树立起学习标杆和价值导向,推动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在家庭落地生根。
他们中间,有的家庭敬老爱老、传承孝道,有的家庭热心公益、积极助人,有的家庭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有的家庭在日常生活里自觉践行绿色生活方式,有的家庭在言传身教中传递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有的家庭在潜移默化中涵养朴实无华的良好家风……
一个个鲜活的事例,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释了家风文化,从而激发更多人向上向善、追求幸福,激励广大家庭崇尚文明、见贤思齐,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用好载体
推动文明新风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为载体,达坂城区达坂城镇定期邀请专家,围绕青少年健康状况、孩子心理问题成因、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家风的内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等方面展开讲座,营造关心重视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
“听了几次讲座,认识到良好的家风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达坂村村民吴玉芳说,作为家长,要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而不仅仅依靠学校和老师。
同样,乌鲁木齐县也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载体,通过专家讲座、亲子互动、草根宣讲等方式,弘扬身边典型的好家风、好家教,有效带动广大村民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建立良好家风,推动文明新风。
在持续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我市不断创新形式,搭建平台载体,吸引更多家庭自觉参与到培育优良家风、立好家规、做好家教等家庭文明建设的实践中。
各区县也结合实际,利用妇女之家、儿童之家、社区家长学校等阵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组织开展以“好家风好家训”为主题的交流会;成立巾帼宣讲小分队,开展线上线下宣讲;在公众号开设专栏传播好家训、宣传好家风、展示好家庭……
在高新区(新市区),各社区(村)将家风建设和“光盘行动”、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相结合,搭建平台载体,吸引居民参与,让家风传承落小落细。
高新区(新市区)精神文明创建指导中心主任吕佳伦说,以各项活动为平台,进一步倡导广大家庭弘扬家庭美德,让良好的家风在社区遍地开花,不断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家庭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家教良好,未来才有希望;家风纯正,社会才会充满正能量。在乌鲁木齐,随着家庭文明建设深化,越来越多人参与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实践,用良好的家教家风培育道德品行,凝聚向善力量,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社会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