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在白云国际滑雪场,雪友们正在雪地上燃放激情。(记者陈彦仿摄)
新疆网讯(记者陈彦仿 李凯 实习记者赵莉)26日,距北京冬奥会开幕还有70天。自冬奥会申办成功以来,新疆的冰雪运动、冰雪产业正在加快步伐迅速发展,新疆正以三大优势助力北京冬奥会。
输送优秀的运动员
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姜世才阐述三大优势时说,新疆是冰雪运动传统地区,助力北京冬奥会,首先进行了人才输送。
截至目前,新疆为国家队共输送4个项目19名运动员,10月15日北京冬奥会第一次预报参赛名单中,新疆有18名运动员入围,速滑田芮宁、雪橇阿拉巴提·艾合买提、越野滑雪迪尼格尔·衣拉木汗等7名运动员,有望获得冬奥会正式参赛资格。
其中阿拉巴提·艾合买提和迪尼格尔·衣拉木汗属于跨项跨界运动员,四年前的阿拉巴提·艾合买提还是名田径选手。
新疆除了输送优秀的运动员外,还输送了出色的教练员、裁判员和志愿者来服务此次盛会。
提供专业训练场地
除了人才力量外,新疆的硬件条件也为冬奥会的举办助力。
新疆是中国自然冰雪资源最丰富的省区之一,专业的训练场地成为国家队的首选。
承办过第十三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的乌鲁木齐市冰上运动管理中心承接了国家速滑队长距离组的训练任务。
运动中心位于乌鲁木齐县,属于高原冰场,海拔1650米。姜世才说,国际上短道速滑、速度滑冰的世界纪录均出自于高原冰场,如果这里举办国际赛事,相信也会刷新成绩。
位于阿勒泰地区的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和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温泉县滑雪场为国家滑雪队提供了专业训练场地。
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为高山竞速类场地,目前,国家滑雪队还在此进行训练。
姜世才说,当时选址时,对这里就有了精准定位:打造中国最好的高山滑雪竞速类场地。
据了解,这里有着1200米的海拔落差,还建成了长度为9公里的全国最长雪道。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这里成为有着亚洲一年当中最早上雪记录的滑雪场。每年9月下旬可以达到人工造雪的温度,10月1日就能开板滑雪。
姜世才说:“我去看国家队训练时,有位瑞士的外籍教练特别兴奋地跟我讲,他把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的照片发给了瑞士的朋友,他们都很激动,说如果能带队在这里训练,简直太幸福了。”
姜世才还说,国家队教练这样评价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以前在阿尔卑斯山上的早期雪场和新西兰的雪场训练,由于属于海洋性气候,一周总有一两天下雨夹雪,天空还会起雾,这就让实际训练天数大大减少。而在可可托海国际滑雪度假区,即便下雪,能见度也很好,落在地上是粉雪,不会耽误训练,使周期内实际训练时间翻倍。
拥有较好的冰雪运动群众基础
新疆作为中国自然冰雪资源最为丰富的省区之一,雪质好、气候适宜,拥有较好的冰雪运动群众基础。完善冰雪运动软硬环境,吸引更多群众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以此推动全民健身,拉动冰雪经济,这是新疆助力北京冬奥会的第三大优势。
据了解,目前,全疆共有滑雪场70余家,为了迎接冬奥会,普及全民健身,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总目标,今年,全疆滑雪场都做了环境和服务的提升。
其中,在白云国际滑雪场,国家队退役单板滑雪运动员许秀娟担任滑雪学校总教练,在周末开启免费滑雪公开课的教学,每周都能吸引很多青少年滑雪。
姜世才说,新疆是冰雪运动的传统地区,也是备战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重要阵地。他们将启动“迎冬奥·爱冰雪”活动,营造“全民迎冬奥,全民爱冰雪”的氛围。同时,还将加强场馆建设、降低运营成本,把新疆冰雪运动这张名片擦得更亮。
扫描二维码了解乌鲁木齐丰富的冰雪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