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在经开区(头屯河区)桥东社区,社区副主任刘延琴(左)在查看商户的消杀台账。 (记者唐红梅摄)
新疆网讯(记者唐红梅)消杀公共区域外环境、指导商户做好疫情防控措施、为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居民送生活物资上门……这是经开区(头屯河区)桥东社区副主任刘延琴每天的工作日常。
23岁的刘延琴去年大学毕业来到社区工作,主要负责做好辖区企业、商户和一家工地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为居民做好服务。
10月22日一大早,刘延琴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护目镜和手套,背上消杀桶出门做环境消杀。
“每天环境消杀不少于五次,我和同事不放过任何一个死角。”刘延琴一边摇动消毒桶的手柄,一边对着窨井盖周边和垃圾桶周边反复消杀。看到口罩佩戴不规范的居民,她还会提醒:“外出过程中全程佩戴好口罩。”
第一波消杀用了近一个小时,刘延琴放下消杀桶,洗手和更换口罩后,外出协助商户和企业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
在一家超市,店员马世秀正在用消毒抹布擦拭门把手、收银台以及便民服务台。
“每个顾客离开后,我们都要对接触过的地方擦拭消杀。”马世秀一边说,一边将消杀台账递给刘延琴查看。
在另外几家药店、餐饮店、宠物店,刘延琴都一一叮嘱商户做好防疫措施。
走访完商户已临近中午,刘延琴去购买蔬菜和水果,为老人和行动不便的居民送上门。
在龙庭林清园小区,70岁的陈先珍是刘延琴的牵挂。
老人的老伴过世后,她独自居住,儿女因工作忙,不能每天来陪她。从去年开始,刘延琴就经常去和她聊聊天,帮她做做饭。
“小刘特别热心,也很贴心,只要她来家里,我心情就好。”陈先珍说,她在了解到刘延琴家住天山区,每天来社区上班不方便后,便邀请她住自己家里。
于是,刘延琴搬来和老人一起住,但她每个月都会按时给老人交房租,老人不收,她就用租金帮老人买水电气和生活用品。
有一段时间陈先珍腿疼,刘延琴就陪老人去医院做理疗,还经常中午抽空给她送菜或帮她做饭,让老人生活无忧。
“社区工作是一份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你用什么态度服务居民,就会得到他们相应的回应。”刘延琴说,微笑服务必须放在第一位,然后需要耐心倾听居民的诉求,接着就是尽力解决他们的诉求,这样居民才会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