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1日,曹晋丽(中)向过往居民宣传防疫知识。(记者牟敏摄)
新疆网讯(记者牟敏)“文明手册请拿一份,也要注意自身的防护。”1月21日,在高新区(新市区)银川路片区泉州街社区,志愿者曹晋丽向过往的居民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防疫相关知识。
随着乌鲁木齐各中小学进入寒假,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高新区(新市区)各校教师利用寒假时间,主动加入志愿者队伍,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作贡献。
曹晋丽是市第36小学的教师。寒假开始,曹晋丽就向自己居住地的社区报名,申请加入志愿者队伍。现在,她已经习惯了每天一早到社区报到,主动开展服务工作。
曹晋丽每天穿行在街头巷尾、市场商场、超市药店,给居民讲解文明出行和疫情防控知识,引导他们正确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曹晋丽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社会全体成员的踊跃参与,作为一名党员,应该以身作则,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动身边群众“争当文明人,共创文明城”,作为教师的她更应该言传身教,为创城工作添砖加瓦。
曹晋丽的同事任文玉也在做志愿者。泉州街社区核酸检测点,任文玉做信息登记工作。
“我来跟您核对一下信息,您的身份证号是……”“请大家保持一点五米间隔。”任文玉按照流程一项一项地核对每组的人员信息。
任文玉是学校的团支部书记,她认为当志愿者是党员的担当,也是教师的责任,希望更多的青年加入志愿者的行列,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贡献青春力量、展现青年担当作为。
泉州街社区志愿者李文华说,寒假期间有不少老师都加入到志愿者队伍当中,他们不仅分担了不少志愿工作,也带动了更多的人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当中。
寒假以来,高新区(新市区)已有214名教师加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志愿者队伍。他们通过志愿服务去影响周边的群众,引导大家提高疫情防控和文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