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记者 张美玲)“我和妻子、儿子在北山工作已经六七年了,每人每月工资可以拿到2500多元,这里的绿水青山成了我家脱贫的‘金山银山’。今年上半年,我还买了一辆二手车,现在开着车上下班,生活质量大大提高了。”11月21日,在新疆和静县北山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试验区,正在回收滴灌带的查汗通古村村民阿司木·牙生满心欢喜地对记者说。
正在回收滴灌带的阿司木·牙生
阿司木·牙生,今年52岁,已经是北山生态文明建设综合试验区的老职工了,从2014年至今,他已熟练掌握修剪树枝、维护器械、浇花打药等各项工作技能,如今他成了公园一个工作组的组长。但在几年前,阿司木·牙生还只会种地,一家四口人都生活在贫困线上,他唯一的收入来源是家中的7亩地,每年收入不到4000元,家中一儿一女还在上学,生活过得紧紧巴巴。
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了解到阿司木·牙生家的困难情况后,2013年将其一家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陆续为他们发放了扶贫羊、扶贫鸡、还有扶贫牛。
2013年,离家几公里的北山绿化工程启动后,需要招聘大量工人,工作队及村“两委”便积极帮阿司木·牙生争取名额。于是,阿司木·牙生与妻子都到了北山工作,夫妇俩从此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他们的儿子毕业后,也来到了北山,3个人一个月可以拿到近8000元钱的工资,生活有了大的改善。
如今,阿司木·牙生一家住进了富民安居房,一家人的生活越过越红火。现在他的儿媳妇怀孕已5个月了,全家人都在期待这个小生命的降生。“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我们要努力向前跑。”阿司木·牙生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