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在水磨沟区统计局驻南湖南路街道华祥社区市质监局家属院,社区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韩国栋,正在为居民送生活物品。(受访者供图)
新疆网讯(记者 宋建华 王磊)疫情防控期间,乌鲁木齐广大党员干部坚守岗位、日夜不息,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团结带领广大群众,凝聚起众志成城、齐心战“疫”的磅礴力量。
第一书记:做好居民贴心人
7月27日,天气预报说晚上有雨。19时,大风骤起。水磨沟区统计局驻南湖南路街道华祥社区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韩国栋,急忙来到市质监局家属院,他放心不下的是85岁的独居老人徐耀权。
走进院子里,韩国栋一眼就望见二楼窗户后的徐耀权。上楼后,他将买来的水果放在老人门口,隔着门跟老人聊了起来。
疫情防控期间,韩国栋不仅要协助社区党总支开展各项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作为包户干部,还要做好市质监局家属院和公交分局家属院居民的日常生活保障。
两个家属院86户223位居民,谁家需要购买蔬菜、粮油、水果,韩国栋和志愿者们买好后及时送去;谁家的水、电、天然气告急,韩国栋联系物业公司第一时间去帮充……
“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做居民的贴心人。”韩国栋说。
徐耀权孩子不在身边,平日里靠护工照料,疫情防控期间,护工暂时来不了。
老人没法做饭,韩国栋联系了一位热心邻居,每天做好饭后由他或志愿者送去。老人吃的水果、服用的药,他都会拎到门口。
徐耀权邻居郑勇说:“有社区的党员干部在,居民就放心了。”
社区书记:时刻冲在一线
7月28日,看着辖区居民做完第二次核酸检测采样工作,沙依巴克区仓房沟片区仓泊社区党总支书记常云飞,终于抽空含了一片草珊瑚含片,她的嗓子已哑得快说不出话。
43岁的常云飞在基层工作14年,她常给社区党员干部说,关键时刻,党员就要上第一线。
在做核酸检测采样时,每一条信息,都要做到准确无误。
“就拿居民的名字来说,每个字都要核实清楚。”常云飞说,“字不对、身份证位数不对、现场没有间隔1米,我都会大声提醒。”
两次核酸检测采样,仓泊社区都平稳顺利完成,但常云飞的嗓子却哑了。
仓泊社区办公点距居民区近十公里,社区在居民区设立了临时办公点,常云飞要两头跑,既要协调居民生活物资,还要组织消杀、入户宣传等各类工作,她每天只能休息三四个小时。
“累了就躺桌上眯一会儿,睡梦中都在开展工作。”常云飞说,“虽然累,但只要电话一响,我立马会醒来。”
党员志愿者:甘当“送货员”
这两天,在水磨沟区六道湾街道青玉社区卧龙小区,穿着红马甲、戴着党徽的志愿者何德东,成了居民的“送货员”。
何德东今年46岁,是一名退役军人。有着21年党龄的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社区志愿者。他说,作为党员,关键时刻要带头。
卧龙小区有居民楼9栋,有7名志愿者,每天分班服务居民。从9时至22时,何德东几乎都在小区里忙碌着。
除了日常的送菜、送生活用品外,何德东每天都能接到居民送医送药电话。小区居民需要出外就医,他就与其他志愿者将其送至小区门口;有人购买了药品,他就在小区门口接收,再送到居民楼单元门口。
7月28日,正在吃中午饭的何德东接到居民的送医电话,他立刻放下筷子戴上口罩就往外跑,等回到家时,饭菜已经凉了。
“这样的事,这两天太平常了,相比较吃饭,送医可重要多了。”何德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