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团场综合配套改革深入推进,如何使土地效益最大化,如何向市场要“蛋糕”,这些成为职工增收考卷上的新考题,也是走稳改革之路的必修课,面对新考题,五师各团场职工用行动给出了答案。
时下,双河市益兴种植专业合作社的300亩大白菜销售火爆。作为社长的五师八十四团一连职工魏道银可没闲着,他组织社员、联系机车、拉运销售,忙得不亦乐乎。
今年7月,魏道银种植的麦子收获后,地就闲了下来。团场综合配套改革实施后,职工成为了土地的“主人”,为了让土地产生更大的效益,魏道银和连队5名职工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将身份地整合起来复播蔬菜增加收入。
“土地闲着就是浪费,一年两熟职工就多一份收入。我们考察再三决定复播蔬菜。”魏道银说。
虽然社员都是种地的老把式,却没人会种菜。魏道银和社员商议后,决定将整合的土地转包给种菜能手,由他们来种植管理,合作社做好服务保障。
“每亩地有300元的租赁费,社员还能在菜地务工创收,又是一笔收入。”魏道银高兴地说,“复播蔬菜的收入很不错,明年我们要自己种,还要吸纳更多的社员‘抱团’致富。”
魏道银给笔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合作社的300亩小麦单产640公斤,加上粮食补贴每亩效益超过了元。收获后,复播白菜的单产在公斤左右,按市场价每公斤0.9元出售,每亩地纯收入3700元,一年两收的种植模式能为合作社带来135万的收入。
八十四团职工干得热闹,五师八十九团职工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致富路。
2018年,八十九团四连党支部委员会委员、连管会成员带领职工到呼图壁县考察,发现籽用西葫芦种植管理简单、病虫害少、抗自然灾害能力强,销售上又有订单保障,当年便与呼图壁经昊工贸公司签订了3000亩籽用西葫芦种植收购协议,当年职工亩收入都在元左右,最高收入1500元。
通过示范引领,今年,八十九团各连队籽用西葫芦种植面积扩大到多亩,并全部与公司签订了订单收购合同,由公司全程提供播种、田管、采收等技术服务,连队党支部委员会委员、连管会成员对接公司,帮助职工解决种植管理、收获销售中的问题。
“今年的产量普遍高于往年,最高亩产突破200公斤,单产在150公斤以上,加上市场价格喜人,种植籽用西葫芦的职工获得了大丰收。”四连党支部书记、连管会指导员赵金祥说,“下一步,我们将发挥党支部的引领作用,动员职工成立专业合作社,把更多有订单、效益好的特色作物引进来,带领职工发展订单农业、特色农业,拓宽职工的增收渠道。”
成立、加入合作社,最大化利用土地、以“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职工”的联结机制对接市场……在改革大潮中,五师各团场职工抢抓机遇、趁势而上,致富增收的路越走越稳、越走越宽。
( 胡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