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网讯 (记者王畅彤 刘薇)11月15日,为期四天的2019年乌鲁木齐市第十七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落下帷幕。来自疆内的14所职业院校及4家企业的787名选手参赛,内容涉及加工制造、交通运输、旅游管理等7个大类33个竞赛项目,本届大赛新增了工业机器人等技能项目。
比赛中,各职业院校学生尽展所学,其中既有传统专业的创新与传承,还有雏形初显的“智造型”专业展示。
11月12日,第十七届乌鲁木齐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举行,在工业机器人项目赛场,选手正在操控工业机器人手臂。(记者 王畅彤 刘薇摄)
新兴专业
培养“智造”人才
智能制造这样的新兴产业风正劲,已经吹到职业教育的课堂中。这一点,在乌鲁木齐市第十七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已能窥见一丝端倪——今年大赛新增了工业机器人技能项目。
12日,在乌鲁木齐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工业机器人方向)实训室内,工业机器人项目比赛正在进行,选手张龙霏熟练地操作着机器手臂搬运物件、绘制图案。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它可以接受人类指挥,也可以按照预先编排的程序运行,还可以根据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在家电制造、冶金、铸造等领域都有应用。
2018年,乌鲁木齐技师学院率先开设工业机器人相关专业,张龙霏是乌鲁木齐技师学院(机器人专业)首批学生中的一员。学习一年以来,他对这个专业的认识越发清晰:“工业机器人看似笨重,却能完成很多精巧的工作,能够更高效、更精准地完成工作。”
乌鲁木齐技师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工业机器人方向)教师王海东介绍,目前此专业已有百余名学生,首批学生将于2020 年毕业,学校正积极地与相关企业和高校联系,为他们争取就业和继续深造两条发展通道。
《2019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显示,职业教育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
我国的职业教育基于综合改革与本土实践的高质量发展理念和体系正在形成,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制造等相关专业快速发展,支撑新兴产业的能力增强。
在这样的背景下,乌鲁木齐职业大学物联网应用专业应运而生。
“物联网即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对物品的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专业教师刘娟介绍,远程医疗、智能家居、包括 ETC 的应用都属于物联网的范畴。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于2013年开设此专业,目前已经和华为、新大陆等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考取相关资格证,并在合作企业实习。